明朝的一次地震,帶走83萬人性命,黃河也出現百年不遇的現象!

關於地震,想必大家都並不陌生,它奪走了太多人的性命。在我國曆史上就曾出現過一次非常強烈的大地震,僅死亡人數就達到了83萬人之多,毀掉的房屋更是數不勝數,這場地震就是明朝期間的嘉靖大地震。

明朝的一次地震,帶走83萬人性命,黃河也出現百年不遇的現象!

明朝嘉靖大地震,又被叫作明朝嘉靖關中大地震,時間發生在我國明朝時期嘉靖三十四年的臘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現代的科學家根據當時的歷史紀錄,推斷出當時的地震強度為8.3級,烈度為11度。嘉靖大地震的震中央位於陝西省的華縣,地震涉及了以華縣為中心的97個縣,不僅如此,山西、陝西、河南、甘肅、河北、山東、湖南、江蘇、安徽這九個省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就記載,在發生後的半年內每個月都會出現3~5次的餘震,這次地震的嚴重性也可想而知。

明朝的一次地震,帶走83萬人性命,黃河也出現百年不遇的現象!

關於這次地震的過程,《明史》中有詳細的記載:“(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當時,“震風解瓦,飛沙鎮壓,伍尺之童,無不驚駭”。由於地震發生在深夜,很多人都在深睡當中,所以導致了83萬人死亡,死亡人數與黃河氾濫造成的傷亡一樣,方圓800公里的人口將近有六成死亡。當時退休的前南京兵部尚書韓邦奇,南京光祿寺卿馬理、郎中薛祖學、員外賀承光、主事王尚禮、進士白大用、御史楊九澤,以及南京國子監祭酒王維楨同日遇難,其餘不知名死者,更是不計其數。據史書記載傷亡慘重還有一個原因,當時大多數死者都是居住在陝西黃土高原一些建在崖邊的窯洞裡,而當地震發生時,他們被坍塌的窯洞壓死。

明朝的一次地震,帶走83萬人性命,黃河也出現百年不遇的現象!

嘉靖大地震造成很多建築物毀壞,原本高15層的小雁塔,地震後塔頂被震毀,只餘下13層,位於乾縣的唐高宗乾陵陵園也被完全毀掉。不僅如此,這次地震也出現了黃河清澈見底的現象,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地震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地上的裂出的口子有一丈寬,黃河決堤氾濫並且持續了一天一夜,地震完的五天後,黃河清澈見底,人們都能看到黃河的底部,當時的這一奇怪的現象老百姓都認為這是不祥徵兆。

明朝的一次地震,帶走83萬人性命,黃河也出現百年不遇的現象!

關於這場地震,可以說是歷史上非常強大的一次地震,它帶走了太多人的性命,如今再次提起仍是使人不寒而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