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愚民”之作?

《道德經》是“愚民”之作?

如何解讀《道德經》中的“愚”?

《道德經》第六十五章中說道:“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其中一個“愚”字,引起很多不同的解讀。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個“愚”字是“愚民”的意思,並由此望文生義,認為《道德經》主張在世間推行愚民政策。那麼,這個“愚”字究竟應該如何去理解呢?

這句話中的“愚”字,並不是要主張愚民政策。實際上,古漢語的“愚”,與今天我們所說的“愚”,其意思是不一樣的。“愚之”,實為使民眾誠樸、淳厚之意。明民,意為啟發民眾巧智。王弼注《道德經》說:“明,謂多見巧詐,蔽其樸也。愚,謂無知守真順自然也”。清末著名學者高延第註解《道德經》時認為: “愚之,謂返樸還淳,革去澆漓之習,即‘為天下渾其心’之義。”

所以,《道德經》中的“愚之”,根本不是搞愚民政策的意思,而是主張去除奸智,提倡誠樸。《道德經》提出這點是因為,由於統治者以智治國,而民眾巧以應付,所以,奸偽叢生,天下大亂,即所謂:“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道德經》第十八章),這就是“以智治國,國之賊”的理論根據。由此,《道德經》提出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絕學無憂”(《道德經》第十九章),針對奸詐虛偽的社會風氣,主張對民“愚之”,即社會迴歸到誠樸純真的自然天性,提倡用誠樸、 自然的“道”的內容對民眾進行“德育”,這樣方能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