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想要做好財富管理,這四點你要知道!

家庭想要做好財富管理,這四點你要知道!

一、強化家庭理財意識

家庭理財,也就是管理家庭的財物或財務,是對家庭成員的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的基礎上,根據家庭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偏好程度,結合預定目標運用儲蓄、保險、證券、外匯、收藏、住房投資等多種手段管理資產與負債,合理安排資金,在可接受風險範圍內將家庭資產增值最大化。

現代意義的家庭理財,與我們大多數人的觀念相比還是有很多不同地方的。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節儉就能生財。節儉是一種美德,但節儉本身並不生財,也不能增大資產規模,而且緊緊靠減少支出進行理財,這會影響生活質量的改善。

二是高收入家庭才需要理財。一般人認為現有足夠的錢,才需要去理財。事實上,影響未來財富的關鍵因素,是投資回報率的高低與時間的長短,最初的投資量不是關鍵性因素。

三是把錢放在銀行就是理財。目前,儲蓄仍然是大部分人的理財方式。應該說,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儲蓄理財是最安全、最穩妥的方式。但是由於投資報酬率(利率)相對較低,不投入大量精力去尋找存款產品的話,利息收入往往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不適宜作為長期投資選擇的工具。

所以家庭理財第一步就是要建立現代的家庭理財意識,明白理財真正要關心的並非錢財本身,而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提升你的生活質量。具體來說就是理財可以幫助你通過未雨綢繆來達到事到臨頭的無憂無慮境界。由此看出,理財是一種理性的生活和行為態度。其次還要增強管理財務的意識。家庭要實現財務自由,管理好日常財務開支,就要注意增長理財知識,自覺形成節約意識,及時將不花的資金沉澱下來,抵制各種優惠促銷的誘惑,減少衝動性,消費和炫耀性消費,同時,要擴大理財基數,積極投資理財。

只要從組建家庭時起,就開始科學理財,做好理財方案,長遠規劃理財目標,生活中腦子裡有理財這根弦,就能夠建立起適合自己家庭的理財知識體系。

家庭想要做好財富管理,這四點你要知道!

二、綜合分析家庭情況

通常家庭的開支主要由五部分構成:一是必要的生活開支,如全家人日常生活的費用:二是未來期望的費用,如子女的教育費用;三是履行社會責任的費用,如老人的贍養費;四是社會交往的費用,如節日互贈禮品的支出;五是提高生活質量的費用,如置換房屋,選購家用汽車等。

對於普通人而言,通過連續3個月記錄的家庭收人和財務支出流水賬,就可以看出家庭收支的大概情況,明白錢都用到哪去了。

家庭想要做好財富管理,這四點你要知道!

還可以按照支出的性質劃分,將家庭的各項開支可歸納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固定支出,這類支出剛性很強,通常還具有一定的強迫性,一般沒有節省的餘地。

第二類是可變支出,主要是家庭的日常開銷,是家庭生活的必要開支,但支出的額度有一定的可調節性。

第三類是彈性支出,這類支出一般不是必須的支出,變動幅度範圍很大。

家庭理財的重點可以總結為控制好彈性支出,規劃好可變支出,管理好固定支出。

家庭想要做好財富管理,這四點你要知道!

三、設定家庭理財目標和方案

要制定理財規劃方案,首先,要針對家庭特點,認真做好相關分析將家庭的各有關數據一一羅列,分析家庭的近期和遠期理財目標。從實踐來看,理財的長期目標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舉個例子,理財目標制定為若干年後改善居住環境,將兩居室換成學區四居室。按照這一目標,需要再積攢100萬元,這樣就會形成資金的壓力,在日常生活中會自覺地降低開支。

家庭理財一般具有四大目標:

(1)家庭資產增值。資產增值是每個投資者共同的目標、理就是將資產合理分配、並努力使財富不斷累積的過程。

(2)保證資金安全。資金安全既指資金數額的完整,又指資金價值的保值、即保證資金不會因虧損和貶值而遭受到損失。

(3)防禦意外事故。正確的理財計劃能幫助我們在風險中,將損失最小化。

(4)保證老有所養。及早制定適宜的理財計劃,能夠保證晚年生活獨立、富足。

為保證理財的連續性,實現長遠理財目標,就要制定詳細的理財規劃方案。方案是未來行動的指導方針,一旦明確了理財規劃方案、就必須認真貫徹實施。此方案一般要包括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家庭主要掌管財務的人員性格決定了家庭的風險偏好),家庭財務現狀的診斷、理財綜合需求的分析、理財風險偏好的分析,投資理財品種組合等部分。結合個人的投資偏好和專業知識水平,選擇合適的投資理財工具,梳理出家庭理財的重點領域,將投資理財的步驟逐步細化,方案制訂得越細,實施起來效果就越好,指導實踐的能力就越強。

理財方案要定期審視並做出評估和調整、以保證理財方案更符合實際。市場是變化的,我們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的收支水平也在不斷的變化,如果環境等因素髮生重大變化,理財方案的指導性就會降低,這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方案。理財規劃方案一般要一年回顧一次,調整理劃以適應環境。此外還要做理財投資效果的分析、以使更好地實現資產安全增值。

家庭想要做好財富管理,這四點你要知道!

四、選擇理財品種和投資組合

如前所述,日常使用的理財工具主要有:儲蓄、債券、保險、股票期貨、信託、外匯、房地產、收藏等,因為沒有一個投資工具能滿足所有的投資需求,所以家庭理財往往不能選擇單一的投資工具,在具體的理財操作中,都是一系列投資理財品種的組合。這種組合能夠分散風險,互相彌補缺陷。如按一定比例同時投資股票和儲蓄,就可以兼顧高收益和低風險。一般來講,家庭理財不應隨波逐流,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比較優勢,選擇而為之。我們以家庭月收入為標準,看看有哪幾種基本的理財方法。

家庭想要做好財富管理,這四點你要知道!

1.穩紮穩打好投資

假如某小家庭的月收入為9000元左右,通過數年的積攢有了20萬元的存款。他們面臨著將來買房、孩子上學、家裡父母需要贍養等問題,所以需要那種收益還不錯但是比較保險的投資方式。

這樣的家庭理財屬於求穩型,由於承受風險的能力較差、所以最好採用儲蓄佔40%,國債佔30%、銀行理財產品古20%、保險10%的投資組合模式,也就是俗稱的“四三二一”法則。儲蓄特有的穩定性支持著家庭資產的穩定增值;國債和銀行理財產品(相對其他理財產品,銀行還算比較穩健的)的穩定性相對來說比較好,收益也比儲蓄高,放在中間比較合適;保險的比率雖然只佔到10%,但它所起的保障作用對於收入低的家庭來說卻是非同一般。由於這類家庭的抗風險能力較低,萬一遇到意外,10%保險所起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它可以幫家庭渡過難關。

2.小風險換大收益

例如,某夫妻雙方有著30萬元左右的積蓄,而且每月有1.5萬元左右的收入,他們將來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對於這樣的家庭而言,最大限度地實現財產增值是關鍵。

對於他們面言,由於夫妻雙方工作都較為穩定,同時也有一定的儲蓄,能夠承受一定風險。所以可以採用儲蓄佔40%、債券佔20%、人民幣理財產品佔20%、基金或股票投資佔20%的投資組合。這樣的投資組合儲蓄比例較大,而其他投資的比例相同,在結構上呈現一把錘子的形狀。40%的儲蓄就是“錘頭”,債券、人民幣理財、開放式基金加起來就是一個“柄”,“錘頭”是最有力量的部分,而“錘柄”又可以通過三四種產品的組合,來增加整個錘子的力量。特別是這個組合中有20%的開放式基金或股票,(現在股票這麼便宜,投資回報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注意用閒錢)這部分投資如果收益高了,會增加整個組合的投資收益,萬一出現了風險,對家庭整體投資的影響也不是太大。

3.大膽投資

如果一個家庭房子、車子都已經有了,家庭月收入在4萬元以上,同時家庭成員的健康暫時都沒有問題,有著100萬元左右存款,家庭面臨的負擔較小的話,他們面臨的最大向題就是要加大投資力度,提高資產的投資回報率這樣的家庭屬於高收入家庭,由於他們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強,所以可以採取人民幣理財10%、債券基金20%、開放式基金佔40%、房產佔30%的投資組合。這種組合雖然比較單一,但它是以實現家庭資產的快速增值為目的的。而且開放式基金相對比較穩妥,會使資產穩中有升。房產投資雖然波動性較大,但如果善於經營,收益將非常可觀。

這些例子都可以適當複製,但每個家庭的風險偏好都不一樣,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做規劃的時候儘量找懂金融的朋友幫助參謀,提出意見,有條件的最好是找有資質的理財師幫助規劃,減少走彎路的概率,畢竟對於理財來說,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