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诊疗首个应用本周落地,率先造福糖尿病患者

本周,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通过了首个应用于一线医疗的自主式人工智能诊断设备——IDx-DR 。它让患者可以在

不需要专业医生参与的情况下,只通过上传特定要求的照片,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诊断。

软件程序由IDx公司研发,这是一家专注于开发临床自主诊断算法的公司。IDx-DR类AI产品的批准通过,可以使普通人更方便自主的完成常规诊断,极大节约社会成本。

AI诊疗首个应用本周落地,率先造福糖尿病患者

诊疗不但比真人快,还将比真人准

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糖尿病患者因视网膜病变而失明,其实这并非全部不可避免,如果发现及时并治疗得当,大部分的眼病都可以有效避免或延缓。

但在医疗相对发达完善的美国,也只有大约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会进行常规的视力检查,而且就算事先预约,通常也需要经过数周或数月才能见到专科医生。

使用IDx-DR让诊断显得无比简单。只需要护士或者医生通过使用特殊的视网膜照相机拍下患者的视网膜照片,按指示上传图像,只要图像质量合格,软件将自动分析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将根据结果诊断决策后续治疗。

2018 年 2 月,IDx-DR在美国加州举办的黄斑学会年会上公开亮相。在开始诊断之前,IDx-DR 用 4 个小时读取了超过 100 万张眼部照片,用以学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并调阅了800余份由3名专业医生诊断的病理,最终诊断的准确度高于85%。

算法即是医生

做为一家算法驱动的人工智能企业,IDx 公司还开发了用于检测黄斑变性、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的算法,AI 诊断的风正在愈刮愈烈。

无独有偶,另一家致力于AI诊断的公司Viz.AI也已经开发了针对中风的 AI 诊断软件 ContaCT,该软件能够对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进行判断,如提早发现可疑的大血管阻塞。

除此之外,关于心脏病、癌症、儿童自闭症等疾病的诊断算法也在近年全面开花,而每一种算法试验成熟后,都意味着相关领域的诊疗资源丰富程度呈几何级数上涨。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将会有大量人工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审批,我们将见证 AI 医疗应用落地的爆炸时代,AI 诊断时代悄然来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