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秦始皇是背了黑锅,始作俑者是他,我们一直弄错了

我们都知道,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是不容置疑的。他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交通和统一法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是我们始皇帝的五功。然而,传说中的秦始皇也有残暴的一面,就比如我们现在只要一说起焚书坑儒,那必定就和我们这位千古一帝联系在一起了,这个事件确实是发生在秦始皇时期,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事件的发生呢?又到底是我们这位千古一帝自己想出了这么一个残忍的事件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导致事件的发生呢?下面就请各位看官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这件事情的始末,大家就都明白了。

焚书坑儒,秦始皇是背了黑锅,始作俑者是他,我们一直弄错了

在正式开始说这个事件之前呢,小编要先带大家认识一位秦朝的大臣,他的名字就叫做李斯。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早年做一个郡的小官吏,后来有幸跟着荀子学帝王之术,毕业以后就入了秦为官。入秦之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来因为劝说嬴政灭了各国诸侯成就帝业有功,被提拔为长史。秦朝统一天下后,他又与王绾还有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的有关的礼仪制度,治理有功,被秦始皇提升至丞相位,深得信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人呢?各位看官请跟着小编继续往下看。

焚书坑儒,秦始皇是背了黑锅,始作俑者是他,我们一直弄错了

据说,秦始皇在灭六国的过程中,有意搜罗了各国的博士70多人和诸生2000多人,而且由公家养着,那么这些人干什么用呢?他们是专门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的,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也没什么大错,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水军”。相传在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邀请这博士70多人前来庆贺。在酒桌上大家轮番拍秦始皇的马屁,其中有一位名叫周青臣的现站出来说“以前我们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因为陛下的神明,平定海内,放逐蛮夷,只要日月能照到的地方都来臣服了。废诸侯、置郡县,人人都安乐,没有战争,传之万世。自古以来所有的皇帝,都不及陛下的盛德呀。”这话拍得秦始皇好不舒服,高兴至极。

焚书坑儒,秦始皇是背了黑锅,始作俑者是他,我们一直弄错了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拍马屁的人的,原为齐人的博士淳于听不下去了,站起来反对说道“我听说殷周的国运都长达千年,分封子弟与功臣,来辅佐皇上。现在陛下统一国家,占有四海,但是子弟却是平民,一旦有篡位的野心家,您没有辅佐,如何相救啊?做事不效仿古制而能长久,我没听说过。现在,周青臣又当面拍马,会加重陛下的罪过,他这可不是忠臣啊!”秦始皇听完感觉像被人一盆冷水从头泼到脚,想发怒却忍住没有发怒,干脆把这问题交给那些大臣们去讨论去了。

焚书坑儒,秦始皇是背了黑锅,始作俑者是他,我们一直弄错了

而这时候就该丞相李斯出场了,因为这主张郡县制就是他提出来的,他必须予以强有力的反击,一顿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的说辞就把那些儒生的意见全部反驳回去了。李斯本人原本也是学者出身,但此时的他经过多年的政治生涯,他已经完全蜕变成一个掌权的政治家,对原先的同类非常的看不起。在他驳斥完那些儒生后,突然引申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六国时的那些周游天下的知识分子,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李斯表示,过去是群雄相争的时代,所以大家都需要厚待游学之士,现在天下已定,百姓都忙着务农做工,学子们都应该学习法律来避免犯法,但是现在那些所谓的学者却薄今厚古,非议当世,实属不当!

焚书坑儒,秦始皇是背了黑锅,始作俑者是他,我们一直弄错了

接着李斯又提出了一个震铄古今的建议,他认为现在皇上已经统一天下,是非黑白都是由皇上来定,但现在社会上还有人在私学法学。上面一旦有法令下来,那些所谓的学者就用自己所学的那点东西来非议,不止在家里说,还要到外面街谈巷议,成群结队的造谣诽谤。这是一定要禁止的,不然朝廷的威望就会下降。他建议将《秦记》以外的史书全部烧毁,如果不是博士官,其他人禁止藏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应命地方将他们全部烧掉。有敢说《诗》、《书》的当即杀头,敢以古非今的,诛杀三族。官吏知情不举报的,同罪。法令下达三十天官吏不烧的脸上刻字,罚做苦役。能留下的书籍,只有医药、占卜、种树之书。

焚书坑儒,秦始皇是背了黑锅,始作俑者是他,我们一直弄错了

李斯的这番建议真的是骇人听闻,是极端功利的法家手段,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连基本的文化教育都要取消了,要看书就看技术书,要学习就跟官吏学习法律。这种做法,必然导致朝廷与知识分子的关系极度紧张,知识份子当然不给政府卖命,到政府要用人之际无人可用。然而,秦始皇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对李斯言听计从,一道焚书令将民间的文化典籍统统烧掉,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文化的一个断层。所以,小编觉得就焚书坑儒这件事来说,罪魁祸首应该是李斯,我们的千古一帝最多算个从犯,大家觉得呢?欢迎大家留言和小编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