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最专制的大秦,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李斯!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做到了车同轨,书同文;但是这位千古第一帝,却推行了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做出了焚书坑儒的极端事。

秦始皇的极端做法,让诸子百家失去了光彩和激情。所以,在秦朝短短的时间里,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文学上的建树的……

但是在这个文学凋敝的秦朝,只留下了一位可以称得上是作家的人物,李斯。

焚书坑儒?最专制的大秦,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李斯!

焚书坑儒?最专制的大秦,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李斯!

除了有关农林牧渔的种树书之外,李斯可以说是秦朝文坛的光彩了。虽然有人说还有《吕氏春秋》,但它是吕不韦门客所作,算是“杂家”之作。

焚书坑儒?最专制的大秦,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李斯!

而李斯的《谏逐客书》辞采华美,排比铺张,理气充足。既有战国时代的纵横气势,也有开启汉代辞赋之丽的趋势。

除了这篇辞藻华美的政治散文之外,秦朝统一之后,出自李斯之手的泰山等地的石刻,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碑文体。

焚书坑儒?最专制的大秦,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李斯!

泰山刻石是为秦始皇歌功颂德,而撰写石刻的文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为彰显自己的统一事业功绩,在各地立了六块小篆碑刻,分别为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

前四处皆在山东,会稽为今日浙江之绍兴,会稽石刻唐时尚完好,至宋则已不见诸著录。碣石不详所指,或以为在当今之河北境内。峄山石刻真迹亡于唐以前,泰山石刻的拓本以明安国所藏北宋拓本最好,存165字,此外还有29字本、10字本等。

焚书坑儒?最专制的大秦,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李斯!

《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由丞相李斯篆书。泰山刻石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秦泰山刻石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泰山刻石字体是小篆,字形工整瘦长,笔划圆健古厚,是秦代小篆书法的经典代表,体现秦代书法艺术风格。

焚书坑儒?最专制的大秦,最后还是留下了一个李斯!

小篆的特点是对称均衡,略为修长,容易板滞,但是《泰山石刻》却没有这种毛病,可以说是仪态万方。《泰山石刻》也让李斯成为了书法史上第一个有书迹留存下来的书法家,可以说是古今第一小篆书法家。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但也是文化凋零的时代。但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还是留下了李斯这样一个,可以称之为文人的人物,应该还是应了“时势造英雄”的古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