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一个小国国君,妄图举着“仁义”的旗帜,做他的称霸美梦

大家好,我是青史回声,今天我为讲述春秋时期,一位宋国国君——宋襄公。


我们常说自不量力,一个人过于估高自己,不正视自己真正的能力和水平,一旦面临正事,自己的能力顷刻之间就显露出来。一个人尚且如此,作为一个国家,那影响可就大了,严重点就是亡国灭种。

历史上不乏有这样的国家,明明自己实力并不强,非要招惹大国,甚至还想着做称霸的美梦。春秋时期的宋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一个不自量力的宋国,自然就会有一个不自量力的宋襄公。

春秋时期一个小国国君,妄图举着“仁义”的旗帜,做他的称霸美梦

宋襄公

宋襄公?是不是有些熟悉,在春秋五霸中,他就是其中之一。可是按道理不对呀,如此不自量力的家伙,怎么能当得起“春秋五霸”这个称号?这个我稍后会讲,先暂时不表。

要说这宋国,在春秋列国中,那就是个奇葩的存在。如何奇葩呢?国虽小,实力也弱,可就因宋襄公出了名的“仁义”,竟然硬得各诸侯的尊敬,换成现在,那是不可想象的。自古以来都是以强者为尊,谁的拳头大,谁老大。但在春秋时期,就有这么“奇葩”的事情发生。

咋回事呢?

“出了名”的仁义

这年头,要想别人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很简单,在朋友圈发个动态就行了。在古代,那就得口口相传了。

宋襄公首次让人知道他的“仁义”是在他将国君之位让于他的庶兄目夷。按照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身为宋桓公嫡长子,宋襄公是国君之位唯一的继承人,但是宋襄公却做出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儿:主动将国君之位让与贤德的庶兄目夷。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庶兄目夷还推辞不受,甚至为了拒绝国君之位,跑到卫国躲了起来。无奈之下,宋襄公放弃了这个打算,请他庶兄回国,并且授予重任,任命他为司马,主管宋国军政大权,辅佐宋襄公处理国政。而这段让位佳话,在民间口口相传,名传天下,世人都称宋襄公仁义无双。连当时的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和他呢重臣管仲都对宋襄公的“仁义”美名赞叹不已,而这也就有了后来齐桓公以齐国后事相托,让宋襄公继承齐国霸业。

第二次让天下更知道他的“仁义”,就是他扶持齐孝公公子昭继承齐国大位。春秋首霸齐桓公虽然“事业有为”,让齐国成为霸主,其功不可没。不过在身后事上却处理得很不妥当。他的三位正室儿子没生一个,倒是几个侧室生了一大堆,再加上晚年宠幸竖刁等奸臣,导致齐国世子迟迟没有册立。

春秋时期一个小国国君,妄图举着“仁义”的旗帜,做他的称霸美梦

齐桓公

齐桓公其实一直很欣赏他的一个儿子公子昭,但因为后宫和奸臣的阻挠,迟迟没有决定。后来在葵丘会盟期间,决定立公子昭为世子,并委托宋襄公主持日后公子昭继位之事。

那么为什么选择宋襄公呢?因为宋襄公很可靠,怎么可靠?因为宋襄公那名传天下的“仁义”。一个不争国君之位的人,在道德品质上,绝对值得信赖。

当然,宋襄公也没有辜负齐桓公的委托。

齐桓公死后,几个儿子为了争大位,斗得你死我活。公子昭又没有实力,怎能斗得过这些人,于是逃到宋国寻求帮助。宋襄公履行了当年的承诺,他说:我以仁义为主,不救遗孤,这不仁;受人托付又不履行,这不义。于是就联合了卫、曹、邾三个小国去讨伐齐国。

当时的公子无亏就当了三个月的国君,就被杀了,公子昭顺利继承大位。后来齐桓公其他几个儿子又不服,宋襄公又亲自出马,打败了叛军,彻底搞定了齐桓公的家事。

搞会盟,小国不服,大国不搭理

在春秋时期,任何一个诸侯国君都有一个做霸主的野心,宋襄公也不例外。在扶持齐孝公继承齐国大位后,他觉得他有这个能力做这个春秋霸主,于是仿效当年的齐桓公,也搞了个会盟,不过却很低级,来得都是些滕、曹、邾、鄫等几个小国,这几个小国还不如宋国。于是宋襄公摆出了老大姿态:滕国国君来晚了几个时辰,就把他关禁闭;鄫国国君来晚两天,宋襄公还将人给杀了,搞得其他小国国君人心惶惶,找借口回国了。宋襄公一看,怎么滴,一个个不给我面子,我就自己找面子。于是他先打曹国,后来因为郑、楚、鲁、齐、陈和蔡六国在齐国边境会盟,宋襄公怕有人倡议盟主,便退兵了。

春秋时期一个小国国君,妄图举着“仁义”的旗帜,做他的称霸美梦

春秋列国图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起了“心思”。既然小国不服,大国也不响应他的倡议,于是他将主意打到了楚国。

妄图靠“仁义”感召楚国,却输的一败涂地

楚国是南方大国,他也想做霸主,进取中原。在齐桓公死后,齐国因内乱而实力衰弱,楚国也打起了称霸的心思。而这时宋襄公想借楚国来聚合诸侯,再以诸侯来压服楚国。于是举行盂地会盟,邀请了楚国、齐国等国,不仅如此,他还天真地提议在会盟期间,各诸侯国君不带兵车,不携兵器,只身赴会。也就是说宋襄公要不带一兵一卒,只身前往参加这个“衣裳大会”,以显示他的“仁义”之名。

可楚国可不是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国家。结果在会盟期间,率先发难,身边的奴仆其实都是楚成王的士兵,他们轻松抓住了宋襄公,并逼迫其他诸侯臣服楚国,不仅如此,还打算以宋襄公为人质,攻打宋国。不过还好,在目夷和宋国百姓的抵抗下,楚国退兵了。宋襄公后来也在齐国和鲁国的调解下,被释放回国。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宋襄公有了这次教训后,会有所反省,可是并不是这样。

在楚国挑起泓水之战后,宋襄公依然不知,还让自己的士兵举着“仁义”的大旗,想用“仁义”来对抗楚国的刀枪。他在战场的“仁义”就是,不打立足未稳的军队,不俘虏年迈的士兵,而且还要善待俘虏。这换成现在,就是个愚蠢的做法,怪不得我们的毛主席曾说过:

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说得很对,宋襄公所做的就是个蠢猪式的战法。

春秋时期一个小国国君,妄图举着“仁义”的旗帜,做他的称霸美梦

泓水之战

结局显而易见:宋国败了。楚军过河时他不出击;楚军过了河还没排成队列他也不出击。两次机会就这样在他手中溜去。等到楚军全部渡河,排好了阵型,他才交战。可是敌强我弱,宋国哪是楚国的对手?不仅败了,自己还中了一箭,没熬过去,第二年就去世了。

宋代学者钱时曾有过评价:

无义师之实而欲假义师之名,虑敌之不周,防患之不密,以致身殒国丧,如探笼阱而屠之,遂使流俗之论谓王者之兵真无用于后世。后世非诈谋不可,皆宋襄公、成安君之徒实误之也。

仁义,作为道德标准,那肯定是好东西,这个不反对。但在战场上,对敌人讲仁义,就是对自己讲死亡。战争的目的,就是一个,不择手段打败敌人。其他的,战后再说。

而宋襄公能被称上“春秋五霸之一”,完全是因为司马迁,因为“仁义”二字,让宋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赢得了司马迁的敬佩,也就成为了五霸之一。当然不是靠实力,靠仁义。

其实也不全怪宋襄公,只是把仁义用错道了,这种人并不多了。

司马迁《史记》

左丘明《左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