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像是觀看了自己的青春期,心被虐成渣但卻哭不出來!

《狗十三》像是觀看了自己的青春期,心被虐成渣但卻哭不出來!

《狗十三》像是觀看了自己的青春期,心被虐成渣但卻哭不出來!

《狗十三》特別特別好。心被虐成渣了,但是一點也哭不出來。那些最傷心的時刻,是不會哭的。雖然身世、家庭背景完全不一樣,但覺得電影講的就是我跟我身邊同齡女孩子的事。無法抽離把《狗十三》當作故事,也不是以純粹的觀眾身份拿它當電影去看的。怎麼說呢,就像無比真實地觀看了一次自己的青春期。

《狗十三》像是觀看了自己的青春期,心被虐成渣但卻哭不出來!

有些細節處,平常並不會主動回憶,今天看來似乎才明白了當年有些渾然不覺傷害的東西,是如何塑造了我的一部分性格。最深的理解來自共情。那個時代的一些女孩子,就是李玩,就是如此長大。長成了現在的我們。青春結束於青春期結束之前。我們長成我們。這就是殘酷之為殘酷吧。想再去看一遍。

《狗十三》像是觀看了自己的青春期,心被虐成渣但卻哭不出來!

我看到一個被很多人點讚的影評:如果你看完《狗十三》沒有共鳴,那說明你很幸運。李玩真的太讓人心疼了。因為是女孩,名字是長輩隨便取的,父母離婚就被送爺爺奶奶身邊,爸爸願意大把給錢但是不關心她喜歡什麼,報個興趣小組也不能自己決定,換狗扔狗都沒有人問她同不同意,還問她“我們為了你都這樣了,你還想怎樣”。

《狗十三》像是觀看了自己的青春期,心被虐成渣但卻哭不出來!

我特別難過的部分,是那個被一場應酬輕易取消了的約定。如果是十年前看《狗十三》,我可能主要的情緒是委屈,因為會想起小時候被迫妥協的一些事情,但是現在可能因為年齡大了,也能體會到一些父母的心情了。他們那一輩兒,確實也很難做到更好了。我們現在能說出“我不會做那樣的父母”,從某個方面來說也算是幸運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