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茶文化現在是兩岸的顯學,臺灣歷經四十年的積累,從潮汕工夫茶到現在茶席佈置、茶會的多元……這股美的暖流隨著茶人的移動,也在大陸瞬間開出美麗的花朵。

這不禁讓人試圖探尋它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從中尋找它的文化流動與聚合。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羅英銀最近一直在整理兩岸茶文化的變化與消長。

截稿前的10月31日,她剛剛忙完一場在臺中秋山堂舉辦的主題為“兩岸茶論”的論壇。議題從臺灣角度出發,探討臺灣茶文化的精神、流變、美學,以及影響大陸之面向。而11月12日,即將在蘇州舉辦第二場,也將從大陸角度出發探討大陸茶文化的興衰、現狀等種種。

“若能梳理出茶文化的流動,對兩岸茶文化的發展都能找到根源的養分,這雖然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但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這個位置的人得去做的。”

“這是一種使命感。”羅英銀說。

* * *

這天下午,羅英銀老師開車載我們去拜訪臺灣的知名茶人。先是王德傳的掌門人王俊欽處,再去臻味茶苑呂禮臻處。一個在臺北,一個在新北,但是隻有幾十分鐘的車程。

“臺灣很小啦,但是這個小,很重要。就是因為地方小,早年茶人們南來北往,互相取暖,互相pk鬥茶,才碰撞出這麼多茶文化的火花。而且到最後,感情也升溫,大家都成了好朋友。”羅英銀說。

臺灣茶界中的媒體人裡,羅英銀應該是從業歷史最久的。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在80年代中期臺灣茶文化剛開始起步時,那時候還在《中國時報》的羅英銀因為寫稿熬夜,開始喝茶。

後來有一次跟日本交流,突然發現,怎麼日本人可以把茶喝得這麼優雅?跟編輯部裡混雜著煙味、眾多人一起熬夜加班的喝法完全不一樣。“那時候,我就覺得,啊,我要去學茶藝。”

去了茶藝館後,羅英銀覺得整體氛圍都很美。“對,那個狀態就像現在的大陸這樣。”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學茶藝,考了泡茶師證,還學了插花,那個時候羅英銀就覺得只要跟茶有相關性的她都願意去做。

而徹底決定去走茶這一條路,是在921地震之後。房子倒了,除了銀行存款,所有有形資產都化為瓦礫的羅英銀,第一次感覺到人生的無常。從那時候開始,她不那麼看重錢了,也開始很少化妝。

“我想我應該追求我想要的人生。我覺得只要投資自己,就永遠不會倒。”

* * *

當人生走到了十字路口,她決定走“茶”這條路,因為有四個原因支撐:“一是能生存,茶可以維持生活;二是有好友,喝茶自然能找到茶友;三是喝茶能得到健康;四,茶可積累價值,人越老會是個寶。”羅英銀如是說。

於是,當年她一人做起一本《臺灣茶饌》的專業雜誌,歷經三年的歷練,讓自己對臺灣茶文化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喏,就像現在這樣,我一個人開車,就把整個臺灣的產區全部跑遍了。”

一邊開車一邊聊起人生經歷的羅英銀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也因為這樣的積累,後來更因此輾轉來到五行圖書,成就了自己更大的舞臺。而很多大陸茶人認識羅英銀,大都是從五行圖書出版的《茶藝·普洱壺藝》開始的。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 五行圖書,這個創立於1993年的臺灣圖書出版公司,旗下《茶藝·普洱壺藝》、《陶藝》、《壺藝》、《鐵壺情報志》、《香乘》、《茶拍賣》、《華韻》、《天目茶碗》、《珍饈海味》、《The Art of Tea》等等季刊,在茶界,尤其是普洱老茶界影響至深。

在老茶以及茶器領域資訊混亂、內容梳理困難的前提下,五行圖書以其在臺的交流優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很多信息收集和歷史考證工作,為行業打造了不少經典的工具型書籍。

並以在行業深厚的紮根,提出過不少有見地的觀點輿論,引領並推動了普洱茶文化的發展。

抱著來大陸看一看的想法,不知不覺間,從2007年到現在,羅英銀往返兩岸穿梭的日子已經有十年。

“也不光是普洱茶,像祁門、六安、安化、安溪、武夷山……各種茶都在跑,及採訪。”“我就秉著原來的那個精神,我只是要對茶瞭解。”

應該說,從80年代臺灣茶文化的剛剛興起,到新世紀大陸茶文化的開始復興,羅英銀的從業經歷剛剛好都銜接上。

而兩岸在發展階段不同,所產生的流動和碰撞,也讓羅英銀體會深刻。

* * *

“昨天你們去周渝那裡是他親自給你們泡茶嗎?昨天你們來,也是我們老闆梁先生親自泡,今天到王德傳這裡也是老闆親自泡,待會去呂禮臻那裡也是。”

“所以就這一點來講,這就是臺灣跟大陸的不一樣——管事老闆不管是愛茶還是為生意走到今天的位置,但是他們都會親自泡茶給客人喝。”羅英銀說。

王德傳掌門人王俊欽,一位儒雅的商人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臺灣之行雖是短短几天,但拜訪了很多位以各自不同方式深耕茶界的茶人們。

有老茶界的資深茶鬼老饕、有東方式哲學解讀茶葉的茶家、有一線茶葉品牌、茶具品牌的掌門人、也有以自己獨特理念製茶做茶賣茶的製茶人……

而每每在拜訪某一位茶人的時候,他們問及我們的行程,要麼非常熟絡“哦?你們也去拜訪XXX了?他最近如何?”,要麼殷切地推薦“XXX也很不錯,要不要我幫你們聯繫,也去拜訪下?”

不管是職茶人,還是普通愛茶人,他們之間因茶而起的這種主動交流和互動,非常頻繁。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談到對茶文化的推動,在2011年~2013年,羅英銀接連辦了三年的亞太烏龍茶文化論壇,沒有政府出錢,費用完全是募捐來的,連續三天的活動,邀請亞太地區各個國家和地區一起來,講器物、講茶的美學、茶的教育、講臺灣茶文化的發展……

“六個國家及地區,一天三百多人,一個個主題的,大家一起來聊。”

“我認為在目前來講,這是目前的一個絕版,今後也不太可能有了。因為在臺灣的茶人們或茶企老闆,大家都忙於兩岸交流來往,留在臺灣的時間少了。”

而講到這裡,我們說起大陸的茶博會雖多,但多在產業和商業層面,講到茶文化,好像會覺得很容易變成一句口號,沒有內容去填充。“但在臺灣,它為什麼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為什麼?”羅英銀回答,“因為在臺灣,大家就是那樣從生活中來的。那時候沒有手機,茶人碰在一起可以講兩天兩夜,三天三夜,大家對茶就是有很多交流。大家講茶文化,不太講私人企業的東西。那是一個純真年代。”

“大陸茶業的崛起之後,又剛好觸碰到這個現代化的手機,整個的進程就完全不一樣了。你們的茶的事業是建築在這個手機上。這塊跳板讓你們不用去學習一些舊的東西,直接接觸的東西都是新的,接受度很快。”

我們理解她說的這個新的東西,包括信息獲取的方式,文化交流的方式,商品的售賣模式……這跟更具人文氣息的臺灣茶文化的傳播方式會很不一樣——比如一個島內茶博會,來的幾乎所有人都互相認識,互相熟悉,就像一個大Party一樣。

在呂禮臻處喝茶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很小,但是溫情。大陸當然也有這樣的茶人和聚會,但並未在商業為主的茶界形成一個整體的主流氛圍。

“這個就是當下。就是當時有當時的文化,當時有當時的時代背景。”羅英銀說,“也不是說未來有什麼不好,只不過它變成了另外一種文化。”

* * *

“未來沒有辦法把它重新塑造,但是要懂得珍惜原來的文化是什麼東西。”羅英銀說。“歷史很重要。”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臺灣都在茶文化的傳播中扮演著文化輸出的角色。大陸這些年的茶業突飛猛進,也得益於之前臺灣提前幾十年的發展做出的文化積累。

在我們開始喝茶的時候,沒有人去費力研究,臺灣原創的“同心杯”或者“飄逸杯”就自然而然地出現在我們的案頭。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 拜訪陶作坊掌門人林榮國,聽他講每一個茶器具的形成邏輯都是圍繞著如何更好地喝茶而產生。

當我們想要更講究地喝茶的時候,也不需要細究因果,茶巾鋪開,蓋碗/紫砂、公道、品茗杯、茶道六君子……依次入席。

物化的文化更顯像,也更容易學習。不過關於臺灣茶文化的核心,我們又觸及到多少?或者臺灣茶文化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深入紮根茶界這麼多年,羅英銀做過很多歷史的考證工作。大到一個茶文化歷史傳承的脈絡,小到一個雙杯品茗的喝法到底怎麼出現的。

“很多人喝茶並不知道茶有那個厚度。過去是怎麼樣,未來又會怎麼樣,都不知道。沒關係,至少你知道當代是什麼東西。藝術也是這樣啊,現在是當代藝術,但你瞭解了當代藝術之後,你也要知道過去是從怎樣的藝術階段一路走來,為什麼想到交響樂就會想到貝多芬?那貝多芬到底是什麼背景他能夠創造出這樣的交響樂?你才能夠理解那個大的藝術史。”

“可是你在茶界裡,那你就應該要去理解,茶的這樣一個歷史。”

羅英銀講起在採訪大陸某個茶企的一次經歷,聽該企業講到該區域的茶葉曾影響到國外哪裡云云。“我聽了就只是點點頭。你知道他一個明顯的錯誤在哪裡嗎?你的歷史比別人短那麼多,你怎麼可能影響別人。”

“所以對歷史你沒有清晰的輪廓,就很容易被忽悠。”

“我一直重視的是這一塊。如果你瞭解了這個歷史,你才能跟著茶一起成長。之後你才會知道你的根在哪裡。不理解的人就會覺得我們好像在批判,但其實我們不是在批判,只是在講一點點比較嚴肅的東西。”

* * *

時代的翻轉太快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經濟文化的發展重心在變,產區和市場的熱度在變,話語權也在變。

比如普洱茶的倉儲,以前廣東更有話語權,現在北方不認廣東,廣東不認北方,下關原廠出來的一批老茶,廣東嫌棄太乾,北方又如獲至寶。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如此光是大陸區域內就有這麼多不同的認知差異,兩岸的認知落差更是比比皆是。

——“怎麼我們一直說迴歸傳統,強調標準化,而臺灣的茶人卻好像現在都在各自創新?”

——“我覺得我們喜歡講茶,而大陸更喜歡講人。”

——“怎麼一直聽臺灣茶人在聊生態,都沒聽你們提工藝?”

——“聽說大陸今年年產量230萬噸?!臺灣才1萬多噸!可我們平均飲茶消費量是你們的5倍!”

…………

幾乎每一個話題的開啟和探討,都讓我們感受到視角不同所產生的衝撞。

又比如羅英銀講起茶文化每一個階段的爆發——“像進入到唐的時候,茶葉爆發了;瓷器是一直累積到宋代的時候,它蹦起來了。普洱茶,一直累積到臺灣把它品味出這個價值,才知道——哦,原來要大樹、要古樹、要把它放老。要放老才有茶的品味,這個茶才能不傷腸胃。”

“可是現在大陸取的是——不一定要把它放老,只要是古樹就好了。因為不想囤,要趕快賣,這樣利潤空間才會更快速。可是對這種文化消費,它到底能撐多久?”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而站在大陸的立場,我們也有不同的看法——“老茶沒有標準,經典的號級茶、印級茶、中期茶已經天價,多數淪為被少數人炒作牟利的工具,而且假茶頻出、真假難辨。普通消費者在購買能力上只能看看,大多數人也無法累積鑑定的能力。與其是這樣,我為什麼還要喝老茶?”

“而新生代的普洱茶在經歷2007年的大浪淘沙之後,適口性越來越好,價格也親民,新茶存老茶大家也存得起。與其這樣,我不如在新茶裡面去感受普洱茶的美好一面。”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紫藤廬一景

新與舊,兩種聲音其實都並非絕對的你錯我對,在兩岸不同的消費場景、品飲背景之下,它們有各自的生存土壤與合理性。

當然,以上也只是兩岸認知差異的其中一個小小的例子。在品飲上,在茶生活的實踐上,在商業道路上,這不到10天時間,與臺灣茶人接觸之後,所感受到的文化碰撞,和隨之帶來的訝異與思考,一直如影隨形。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食養山房中的茶會

文化,它本來就應該是一種流動。然後過了20年30年再回頭去,它才變成一種文化。

“於是想問問大陸的朋友,你們第一次看到的什麼,會讓你覺得叫臺灣茶文化?你覺得它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它對你們的影響又是什麼?”

羅英銀最近在整理一些文章試圖找到臺灣茶文化的核心價值。

“我們雖然身處其中,但就好像自己在水裡游泳,看不到那個水,所以隨手取一瓢水,這個就是臺灣的茶文化。”

臺灣茶文化:一個臺灣資深媒體人眼中的兩岸茶界十年

“但我認為搞清楚這件事情,會對大陸未來茶文化的發展,會有一個更遠的指導。如果現在不做,再過兩三年,可能就已經沒有辦法做了,因為已經定型了,這個源頭就很難去溯源。當然這個題目很大,但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這個位置的人去做的,這也是我的使命感。”

也許再過很多年後,回頭再看今天的糾結和所想,都無比可笑。就像我們看十幾年前爭論的話題一樣。

但對於這些不同的對話和交流,我們不應該停止。對過去的總結,對當下的反思,都無疑是為了一個最終的目標——讓未來更好。

本文源自:茶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