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2018年,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融合一体的大南昌都市圈,并详细阐述了以南昌为核心,以赣江新区为引擎,以九江、抚州为支撑,联动周边县市,打造融合一体发展的大南昌都市圈目标、思路和举措,让居住在南昌与周边城市的人们往来更方便,联系更密切。

新春佳节,大南昌都市圈“圈内”的市民生活有哪些新变化、新感受、新收获?请跟着本报记者一起来体会—— □ 本报记者 吴思勇 江辉 欧阳雨婷 宋文博 徐蕾 钟宏瑜 张平/文 本报摄影部供图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过大年!看大南昌都市圈新变迁

城际公交:

让“圈内”往来更密切

近年来,随着省会南昌“磁场效应”的不断增强,丰城融入大南昌都市圈的步伐日益加快。这个春节,新开通的168路城际公交成为南昌、丰城两地市民的出行首选。1月19日开通以来,168路公交已成为两地往来的“热线”,日最大客流量达2200多人次。

记者从南昌公交运输集团获悉,168路公交是继139路南昌——永修线路后开行的第二条城际公交线路。168路公交起点为南昌的红谷配套中心,终点为丰城的丰水湖公园,途经南昌的地铁大厦、南昌西客站、丰城火车站等两地交通枢纽,并选择了丰厚一级公路,以实现两地更好地“互动”,带动丰城市上塘、同田、曲江等乡镇的发展。

2月3日14:24,记者从地铁大厦站登上了开往丰城的168路公交车,车内宽敞明亮,行驶非常平稳。15:56,公交车抵达终点站丰城丰水湖公园站。

在丰水湖公园站调度室,记者见到了168路城际公交运营负责人吴勇。他告诉记者,为实现线路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南昌公交运输集团与丰城市方面共同组建了丰城惠信公共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出资2000多万元购置了35台LNG(液化天然气)动力的高品质空调大巴。

与原有的长途客运班线相比,“准时”“车多”是公交的最大优势。据悉,168路城际公交配备了39个司机,每天至少开行60班次,平均每班间隔15-20分钟,同时公司还将视乘客“流量”加密班次、延时服务。

“价廉”是公交的另一大优势。目前南昌去往丰城上塘镇(丰矿)长途客运班线的票价是26元,节假日为30元,而168路公交票价为15元,节假日不涨价。

江凯是丰城市同田乡人,一年前来到南昌工作,需要经常往返两地。城际公交未开通之前,他都是打车来回,不仅费用昂贵,还经常因为约不到车犯难。“虽然南昌到丰城距离并不远,但每次回丰城打车或转车都非常麻烦。现在好了,坐168路公交就能直接到家门口了。”江凯笑着说。

面对168路城际公交开通后的首个春运,168路公交丰城丰水湖公园站候车大厅门口贴上了一副对联:“缩千天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道出了群众对168路公交开通的心声。

高铁通达:

一小时就能回家过年

“奶奶家马上就到了!”农历大年三十的十二点,从九江开往南昌的D6261次动车上,传来了小女孩格外开心的声音。记者询问后得知,这是九江的胡夏青女士一家四口第一次全家去南昌过年。“我老公是南昌新建人,去年我二胎也没去婆家,今年刚好一家四口齐齐整整地去过年。”胡女士说道。

“我毕业后就和老婆回到她的家乡九江工作。虽说南昌、九江两座城市离得很近,但是在我刚毕业那会,没有动车、高铁,就是普通列车也很难买到票。如果去南昌过年,老婆就要离家过年,我女儿那会也小,回去一趟要两个小时,孩子比较难熬。”胡女士的丈夫王先生向记者介绍道。

“现在好了,南昌与九江的距离随着高铁、动车、快速路的建设不断拉近,如今去我父母家过年,只需要年三十出发,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南昌,再坐地铁回到父母家中也就半小时,十分方便。”王先生高兴地说,“这是南昌、九江不断发展给我带来的车轮上的滚滚幸福呀!”

高速扩建:

畅通大南昌都市圈经络

春节上高速,最怕堵半路。市民出行如果要经过福银高速公路(G70)南昌至九江段,可能就需要一些耐心了。自去年5月10日启动改扩建工程以来,福银高速昌九段部分路段实施了60~80公里/小时的限速,该措施将实施至改扩建工程结束。

正月初三15:00左右,记者在福银高速上行驶时发现,该道路中的多处路段都变窄了,最高限速降到了每小时80公里。从路面上摆放着的警示牌、警示桩以及停靠的工程车看来,这条高速路正在接受“手术”。

“尽管现阶段会常遇到缓行甚至堵车,但从长远来看,这条路将会变得更加宽阔畅通,给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添活力。”司机刘先生说。

福银高速的改造扩建是在疏通大南昌都市圈的经络,为大南昌都市圈的打造蓄能。“支持高速路的改扩建,我们普通市民从自身做起,按照交通指示信号行车,不抢道不占道,做一名文明司机,共度祥和平安的新春佳节。”刘先生说。

回乡创业:发展顾家两全其美

今年春节期间,“失联”了很久的许自波终于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家乡抚州过年了。或许是家乡的变化太大,正月初一晚同学聚会,许自波连酒店在哪都不知道。

大学毕业后,许自波便只身前往广东省湛江市打拼,经营了一家小旅馆,开了一家煌上煌加盟店,事业小有所成后,他还把父母接去同住。

“前几年我也回来过,真是一年一个样,BRT公交站都设在了家门口,有点大城市的样子!”许自波笑着说。谈起家乡的变化,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豪之情。“年前,我去了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的文昌里太美了,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处处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确实,这些年,抚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中的梦湖,清波荡漾拂人醉,成为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宽阔平坦的公路四通八达,道路两侧花红树绿,移步换景;仙盖山景区内,一个个美丽又各具特色的景点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这次回来,许自波还有个愿望——回乡创业。“虽然我常年在外地,但我一直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他说,省里提出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南昌的发展机遇很大。年前,他已经到九龙湖新城的万达文化旅游城找店铺,准备再次创业。“在外也漂泊了很久,虽然在当地买了房,安了家,但总找不到归属感,家乡才是最温暖的地方。”许自波说,他和父母商量好了,过完年就把湛江那边的生意结束掉,回江西发展。

“从抚州坐动车,四十分钟就到了南昌,一来可以更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二则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更有发展空间,选择在南昌发展,两全其美。”许自波说。

农旅融合:

周边景点成热门“打卡地”

正月初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九江市永修县云居山风景区内人流如织,游客纷纷前来爬山赏景、品尝当地美食。

上午10时许,记者在风景区内新建的大型生态停车场看到,场内停满了自驾游的车辆,其中赣A和赣M开头的车辆占据了二分之一。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初三都是景区的人流量高峰,通常是一大早山顶停车场就停满了,幸好最近又新建了一个大型生态停车场。”

永修县紧挨南昌,随着南昌与九江旅游合作的深入,永修县的庐山西海、云居山等景区已成为南昌市民短途游的热门“打卡地”。

“我住在南昌红谷滩新区,早上8点出发,走昌九大道,差不多10点就到了。”南昌游客汪海云告诉记者,每年春节长假除拜年走亲戚外,他还会带家人去周边区域旅游。“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我想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新年。永修县很近,开车也方便,我们计划下山后就去庐山西海。”

据数据统计,春节假期前四天,全省接待游客1554.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1.69亿元,同比增长3.20%和9.80%。

不断增多的游客乐坏了景区的农家乐老板们。在山上开农家菜馆的戴老板11点开始就没停过。“太忙了,今天好多客人上山,南昌游客最多。”戴老板告诉记者。

除了周边游,江西全域旅游成为游客“春节新宠”。

“昨天,我还在惊叹着庐山的雄奇伟岸,没想到今天我就能坐在鄱阳湖畔,欣赏‘候鸟天堂’美丽画卷。”农历大年初六,26岁的兰州小伙王世鹏结束了他的江西之旅,登上了回家的飞机。

用他的话说,这个春节他着实爽了一把。

王世鹏告诉记者,他从小生长在西北,江南烟雨一直是自己渴望的场景。今年春节期间,他特意利用7天假期一次性游玩了江西4个城市。“这是南昌的滕王阁,这是庐山,这是龟峰……”翻看着一张张照片,王世鹏说,来年他希望能带着亲戚朋友来江西,让他们一起感受江西“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独特韵味。

农民演戏:春节唱戏赚钱两不误

正月里来是新春,昌邑农民唱戏忙。进入正月,新建区昌邑乡昌北村的西门采茶剧团演员们特别忙碌。他们除了要完成送戏下乡的演出任务外,剧团里八九个角儿还要帮其他剧团搭戏,忙得不亦乐乎。

昌邑乡昌北村地处鄱阳湖畔,全村有近3000人,是当地有名的戏窝。2003年冬天,热爱采茶戏的陶学荣得到村里支持,用筹集到的4万元把村里的20余名戏曲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了西门采茶剧团。

“演员是普通农民,题材是当地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演出寓教于乐,因此剧团走到哪都深受村民喜爱。”陶学荣告诉记者,西门采茶剧团演员在完成本团演出任务后,每年从正月初三开始,剧团的八九个“名腕”就开始到外面演出去了。

陶学宠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西门采茶剧团演员,演起采茶戏中的老生来,一招一式颇有专业演员的范儿。陶学宠说:“剧团一直在接单,每天下午、晚上各唱一场,除了精神上得到愉悦外,物质上也比较可观。”陶学宠告诉记者。

“昌邑乡是‘江南戏窝’,农民打小就爱唱戏,正月里正好给大家一展身手。”陶学荣说,剧团的演员除本身能过一把戏瘾之外,还能在正月里赚上个一、两万元,真正做到唱戏赚钱两不误。

志愿服务:

为家乡增添一道美丽风景

2月4日,农历大年三十。

8时30分,志愿者刘羽奇带着10名志愿者,踏上了去昌北国际机场的志愿服务旅程。刘羽奇是个“00后”,是中国民航大学的大一学生。趁着返乡的机会,刘羽奇又一次来到昌北国际机场开展“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志愿服务。

刘羽奇性格活泼开朗,在新建一中读高二时就积极参与了团区委和校团委组织的各类活动。2017年春节前夕,当听到区里在招募 “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 志愿者时,刘羽奇报了名。在昌北国际机场做志愿服务期间,她热情、友好、乐于奉献,受到旅客的好评。今年是她第三年到机场参加志愿服务了。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的志愿服务全程由她负责。从新建区城区到昌北国际机场只需半个小时,利用在车上的简短时间,刘羽奇向同行志愿者们反复交待志愿服务注意事项。

“昌北国际机场是我市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志愿者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尽可能多地为来往旅客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当天9时许,刘羽奇带领的志愿者穿上“新青志愿者”红马甲,出现在昌北国际机场航站楼内。

昌北国际机场的“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是新建区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主要为来往旅客提供引导咨询、秩序维护、协助取票、搬运行李、不文明行为劝导等服务。刘羽奇说,志愿服务看似简单,但要坚持下来没有耐心、恒心还真不行。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们8:30从城区统一乘车到机场,17:00统一乘车回家,中午只休息30-40分钟,时常天黑才回家。

爱心无限,快乐奉献。在昌北国际机场,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让还乡的游子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志愿者身上穿着的红马甲,为繁忙的机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看到自己和小伙伴们提供的志愿服务或多或少地能帮助到旅客朋友,我内心感到无比的快乐!”刘羽奇微笑地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