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周家大院,位于三原县西北方向的鲁桥镇孟店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至嘉庆初年(1787—1797年),是时任清廷朝仪大夫刑部员外郎周梅村的私人宅邸,也是慈禧太后的干女儿安吴寡妇的娘家。建造周家大院耗时数十年,建成时有十七个院落,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可谓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在孟店村形成一片建筑群,号称“孟店周”,名震三秦。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现仅存一院,该院坐南朝北,东西宽13.8米,进深70米,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雄浑庄重,精雕细刻,构筑精美,把南秀北雄的建筑风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凝集着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为民间古建筑的典范。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尽管只留下来1/17,周家大院依然是陕西最具盛名的秦商大院之一。如今,周家大院最出名的是“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这也是传统建筑中最为人称道的工艺。原本就是精工细作,加上时光的打磨润色,周家大院愈发显得温润古朴。从前楼,到大厅、退厅、后楼,大院进深达70米,每一进院落都有东西厢房,与主厅一起形成左右对称、结构工整的私宅空间。后楼之后,原本还有绣楼、书房和后花园,现已不复存在。后楼之上周梅村自题的“怀古月轩”横匾(此匾已被列入”中华名匾"),可窥见主人的性情趣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与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意境何其相似。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周家大院,雕刻艺术精湛,线条圆润流畅,内容反映了周家深宅的宏大情景,彰显了大院主人的生活体验以及愿望追求;各个门庭的内容不同,折射出大院主人极高的文化涵养和造诣;斗拱飞檐,彩饰金装,雕刻三绝等同时说明了大院主人当时的富甲一方和当时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 ■■■■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周梅村、周莹和周家大院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周梅村以儒立世,以商发达,他先后在江西、四川、甘肃等地设立商号,“生意达三江,财源通四海”。民间流传:“周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饭,不住别家店。”周家经营范围之大,店铺开设之多,商业资本之厚,由此可见一斑。

公元1787—1797年,周梅村花了十年时间,建造了十七进院落的私人宅邸——周家大院,建筑所需石料,全部从富平等地运回;为建筑方便,在村周围专门开设了木工作坊、石雕作坊、砖雕作坊,雇用数百工匠进行施工。古韵浓郁、规模宏大、雄视一方的周家大院,其精美不亚于苏州园林,其壮丽不亚于山西庄园。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实属三秦之首。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周家大院,脉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也兼融了中国古代南北建筑的特色,和谐统一、肃穆典雅。五进院落,坐南面北,以中为轴,左右对称;五个廊庑相套,步步推进,峰回路转,幽幽深入,意趣无穷。墙的砖雕,东为“大禹牧牛”,西为“唐尧放象”,两幅图案的四边雕着四只吉祥物——麒麟,它们口吐彩球,球上写有“福、禄、寿、禧”。砖墙上刻花鸟,象征四季:春季凤凰戏牡丹,象征富贵吉祥;夏季单鸽踩莲,象征为人清廉;秋季双雀舞菊,象征举家欢庆;冬季喜鹊闹梅,象征恭喜发财。

各种砖雕石刻,犹如百花争奇斗艳;多样门雕窗形,恰似千家精品集萃。“英雄封侯”“长安八景”“骊山峰火”“八蛮进宝”……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屋脊、墙角、飞檐、柱石,雕刻匠心独具,精妙出神入化,内容包罗万象,寓意深厚脱俗。小小院落,囊括天南地北的自然景观;闪闪雕刀,刻尽著名历史故事和传奇。天上人间,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而砖雕的风铃更是奇特绝妙,外若花瓣,内含青球,风来球转,叮咚作响,似驼铃悠远,如山泉吟唱,让人浮想联翩。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周家大院里,“见书手抄”“闻善心喜”“谦受堂”等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牌匾,十分醒目;教诲子孙、寄寓期盼、赞美德能、颂咏谦谨的楹联,随处可见。综观周家大院里的这些雕刻、匾额、楹联、轩词,人们不只是欣赏一处细腻精美、神奇绝伦的建筑瑰宝,更是在感受一种厚重辉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周梅村病故后,其孙女周莹,十七岁嫁入泾阳县安吴堡的吴家冲喜,因丈夫病重、身体难以支撑,逐与公鸡拜堂成亲。不久,公公、丈夫先后故去。而临危受命的周莹便撑起吴家,她秉承父性,很有经商才能,她在主政安吴堡的25年里,投身商海,锐意进取,矢志不渝,终于使败落中的周、吴两家起死回生,逐渐达到事业的鼎盛。庚子年间,慈禧逃至西安后,周莹先后捐银五十万两,被慈禧认为义女,诰封一品夫人。吴家还捐银重修了三原东关城墙,并雇壮丁守城。一个弱女子,在“五常八德”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虽然忍辱负重,却始终从容应对,为家乡、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人感慨、敬佩!

周家大院原由17座院落组成,气派恢宏、美轮美奂,既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同治元年(1862年),由于战乱,其中16院被付之一炬……如今,我们参观的周家大院仅是原来的很少一部分。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在游览了周家大院仅存部分后,无限感慨地说,周家大院,其建筑之精美、艺术之华贵,远远超过了乔家大院,可惜规模太小。假若原来的17院留存至今,其影响就难以估量了!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这里,不愧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难怪嫁入泾阳安吴家的周家女儿后来的安吴寡妇那么能独当一面,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使泾阳吴家在各地的商号走向兴旺,名噪一时,想必与她从小在娘家的言传家教、耳濡目染有着必然联系。

过大年,逛咸阳,走进周家大院,品味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

春节假期

持学生证可享受

免门票优惠政策

(WGQ)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