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排名第二十九的好漢,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有個綽號很難理解

一說起《水滸傳》我想大家都是十分了解的,這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已經成了青少年必讀的課外書籍之一,看過水滸傳的人肯定對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好漢非常熟悉,在作者施耐庵的筆下,水滸傳中一百零八英雄好漢的形象被描繪的活靈活現,給人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受大家的喜愛,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英雄好漢們,水滸傳都看了好幾遍了呢!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述的是水滸傳中的阮氏三兄弟的故事!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水滸排名第二十九的好漢,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有個綽號很難理解

阮氏兄弟貫穿水滸傳整篇故事

阮氏兄弟是水滸中十分重要的三個角色,他們從晁蓋奪取生辰綱到最後失望離去,貫穿了水滸整篇故事。而在水滸的結尾,阮氏兄弟應該算是梁山眾多頭領中結局還算是不錯的人物,畢竟梁山眾頭領被朝廷驅趕去征討聖公方臘的時候死傷過半,能活下去已經是很好的事情了。

水滸排名第二十九的好漢,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有個綽號很難理解

老二阮小五在三兄弟中的座次最高

阮氏兄弟中的老二阮小五是出場相對兩位兄弟不算太多的人,可是在排座次的時候,他的座次卻是最高的。阮氏兄弟本是梁山腳下一個漁村的村民,兄弟三人因為父母早亡,從很小的時候就以打魚為生,可是為什麼三人從漁民搖身一變就成了梁山上的匪賊呢?自然是因為跟隨晁蓋劫了生辰綱最後走投無路才上山去的,可是好端端的漁民為什麼要去做劫匪呢!

水滸排名第二十九的好漢,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有個綽號很難理解

上梁山的最大原因是貧窮

貧窮自然是最大的原因,或許是唯一的原因,窮則生變,窮則目無法紀,因為法律並不能讓他們實現個人的價值,何況在那個時代北宋經過上一任皇帝兢兢業業的治理之後,終於煥發了些生機,可惜死得太早了,新皇帝又是個沉迷享樂、工於書法但是於朝政沒有絲毫建樹的昏君,朝政被地方大族們把持著,土地兼併到了一個相當嚴重的地步,不然的話如果能好好的生存,誰又會上山去做那朝不保夕的土匪呢?

水滸排名第二十九的好漢,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有個綽號很難理解

兄弟三人的武功都不弱

起義那是野心家們的行當,但是做土匪卻是窮人的權利。書中藉著晁蓋的眼睛描述過阮氏兄弟的穿著,說他們身上穿著破爛的衣服,而且還光著腳,由此可見他們的貧窮。但偏偏兄弟三人武功不弱,又受到了晁蓋的邀請,自然沒有不去的道理。他們在黃泥崗上制定了詳細的計劃,由白勝這個潑皮裝作賣酒的商人,其他人則裝作趕路的客商,成功地把楊志和他手下的兵卒們用蒙汗藥放倒之後,幾人分了不少金銀,都回到家裡繼續過活。

水滸排名第二十九的好漢,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有個綽號很難理解

阮小五的綽號短命二郎

不巧的是白勝那破皮漏了財被官兵抓了去,還把幾人都供了出來,幸虧宋江送信及時幾人才逃得性命,無奈之下也只能往梁山去了。作為阮氏兄弟中排行老二座次卻是最高的阮小五有一個很難理解的綽號叫做短命二郎,這又是為什麼呢?阮小五排行老二不假,可是稱人短命不是等於咒人家早死嗎,其實這個二郎並不是說他排行老二,而是代指神話中的二郎神楊戩,短命的則是說他的對手很難活得長久,由此可以看出來,江湖中人對他還是很尊重的,畢竟楊戩即使在那個時代,也是說書人口中經常可以聽到的猛將!

水滸排名第二十九的好漢,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有個綽號很難理解

阮小五被稱為短命二郎的另一種說法

還有一種說法是短命二郎指的其實是李冰早早就死掉的兒子,那麼李冰是何許人也呢?就是修建都江堰的那個李冰了!傳說李冰的二兒子被人稱作二郎,早年的時候是一個合格的紈絝,藉著父親的名頭魚肉鄉里、欺壓百姓,有一次李冰和二郎一起巡視岷江的堤壩,忽然有一處堤壩決口了,情況萬分危急之際,李冰命令二狼跳下去用身體堵住決口,二郎一改紈絝什麼話都沒說就跳了下去,最終堤壩的決口被堵住了,但是二郎卻死在了水裡,後來當地的人們修建了一處祠堂,把二郎供了進去,還把附近的一座山改名為二郎山,以紀念二郎浪子回頭,為鄉民謀福祉。

水滸排名第二十九的好漢,八大水軍頭領第五位,有個綽號很難理解

在小編看來,江湖中人給阮小五取這個綽號可能是因為感念他的浪子回頭。這兩種說法都各有道理,但是小編認為是比較看好第一種說法的,畢竟從漁民到山賊怎麼著也算不上是浪子回頭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