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桃源行》,才氣橫溢,完美再現了一代文宗的超強文采!

說起王維,我們就會想起李白。一樣的文學宗師,一樣生活在盛唐,一樣經歷過安史之亂,甚至出生和去世的年月幾乎一致。

王維是701——761年代的人,李白是701——762年代的人。可以說,兩個人出生在同一年,唯一不同的是,李白比王維多活了一年,王維60歲去世後,李白也便在第二年的61歲駕鶴西遊。

王維,李白詩詞風格以及人生閱歷如此不同的人,生活在同一個年代,活躍在同一個時期,確實讓人感覺驚奇。

王維的《桃源行》,才氣橫溢,完美再現了一代文宗的超強文采!


論名望,李白現在的地位超過了王維,但是在唐朝時期,王維絕對是詩壇的"武林盟主",可以說是一代文宗,盛名在外,少年成名。

王維十九歲的時候,寫了一首樂府詩《桃源行》,詩才橫溢,文采卓然。

《桃源行》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ao),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cuan)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王維的《桃源行》,才氣橫溢,完美再現了一代文宗的超強文采!


王維的這首《桃源行》,取材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東晉時期隱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在歷代文壇頗負盛名,知名文人無不附庸風雅,為《桃花源記》寫詩論文,施展自己的才思和抱負。

王維十幾歲便已經在京城長安頗有名氣,十九歲寫的這首《桃源行》,流利不羈,風流嫣然,可謂是已經顯露出大家風範。

王維年少便成名,詩友們論他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桃源行》,才氣橫溢,完美再現了一代文宗的超強文采!


王維的文學涵養之深,來源於家庭氛圍的耳燻目染,言傳身教。王維出生於官宦世家,父親王處廉是太原王氏的望族,官至汾州司馬,母親是博陵崔氏的望族。王維上至四代,都是進士出身,可以說,都是公務員,作為官四代的王維,他的弟弟王縉在歷史上也很出名,官至宰相。

所以王維能夠年少成名,除了自己刻苦共讀,詩才橫溢,更多的原因來自於家庭氛圍的影響,父輩們的大力推薦。王維可以說是琴棋書畫,孔孟老莊,樣樣精通。

既然生長在這樣顯赫的家庭,從小淫浸在那樣的氛圍,文學才能當然是不可少的,這首《桃源行》,確實是讓人讀了又讀,拍案叫絕。

我們只重點解釋一下最出名的四句: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王維的《桃源行》,才氣橫溢,完美再現了一代文宗的超強文采!


這幾句詩看似平平,可是落點不低。這幾句的意思是:漁翁搖著小船,一邊欣賞周圍的山景,一邊順流而下。忽然小船來到了一片桃花盛開的地方。花團錦簇,紅彤彤的一片,漁翁忘了路的遠近,行到溪流的盡頭,直到看不到人煙。

這首詩的開頭幾句,破題,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異曲同工之妙。

《桃花源記》是這樣開頭的: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陶淵明是東晉大家,王維當時剛出矛頭,便已經讓同一時代的詩人自嘆不如。

我們且看王安石是怎樣寫《桃源行》的: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

王維的《桃源行》,才氣橫溢,完美再現了一代文宗的超強文采!


我們再看看韓愈是怎麼寫《桃源圖》的:

種桃處處惟開花。川原近遠蒸紅霞。

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

漁舟之子來何所,物色相猜更問語。

因為三位大咖都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寫過詩文,後人便對此評論道:唐宋以來,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詰(王維)、韓退之(韓愈)、王介甫(王安石)三篇。觀退之、介甫二詩,筆力意思甚可喜。及讀摩詰詩,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強,不免面紅耳熱,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

清朝文學家王士禎這樣評論韓愈和王安石,王安石和韓愈不知會不會像他說的那樣"面紅耳熱",從行文上來看,王安石和韓愈確實寫的沒王維灑脫雅緻,韓愈和王安石地下有知,面對後人的評論,會說:我可能看複習了一篇假《桃花源記》。

王維的《桃源行》,才氣橫溢,完美再現了一代文宗的超強文采!


而我們前文所說的李白,因為沒有王維的出身好,所以一直抑鬱不得志。李白的先輩,據說是朝廷通緝犯的要犯,(一說是商人),唐朝商人或者罪犯的後人,是沒有考試資格的,所以李白儘管才華橫溢,一直沒有進士,他徘徊在長安城的達官貴人之間,希望得到舉薦,可是那種淒涼和落魄,遠不如王維這種公務員家庭,過得滋潤。

有一句話說得好出身不好也不光是平臺問題,出身不好,說明你父母混的也不怎麼樣。

李白和王維,儘管同時代,擁有同樣的高超的文采,李白還是沒有王維一生過得雍容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