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教授論文“蒸發”:數據刪得掉,學術臉面撿不回

寫論文也好,寫文章也好,入行第一課,老師都會講: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名字。要知道,即便有一天你人已經不在了,你的名字連著你曾經寫過的文章還留在報紙上、雜誌上、書上。正因為如此,我們尊重自己筆下的每一行文字,每一篇文章。

然而,日前發生的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梁瑩涉嫌學術不端、百餘篇之前發表的論文莫名被撤事件刷新了我們的認知。30多歲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女教授梁瑩,在過去的學術生涯中發表近130篇論文,那些所謂的論文,卻早已經被刪掉或者查不到。而這些文章被撤掉緣於梁瑩自己要求,因為被發現抄襲、一稿多投等問題,那些文章已經不是她的榮耀,而是她的罪證,所以它們變成了“看不見的文字”。

這件事讓我們知道,原來文字也是可以憑空消失的,原來那些曾經帶來榮譽、帽子、位子的抄襲行為是可以用一句“早年的錯誤”一筆勾銷的。

這些“早年的錯誤”打了誰的臉?當年那麼多學術大咖看不出梁瑩高產的論文幾斤幾兩;事後不斷被舉報的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卻如石沉大海;多名學生證實梁瑩上課玩手機、早退、缺課,管理部門卻視而不見,是誰在背後一再支持她申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獲得各種榮譽?梁瑩是文字的踐踏者,是學術規則的破壞者,那些容許、鼓勵她的人們扮演了什麼角色?

學者不尊重自己的論文,不曾對筆下的文字負責,不曾對文字的閱讀者負責,論文只是他們上位的“數據”,所以這些數據不需要時,被大刀闊斧地刪掉也就不足為奇。科研工作者不尊重科研,沒人想要創新、沒人想要探索,科研只是他們的“工具”,所以這工具可以根據現實的需要隨時調整方向、更改結論。

這樣的狀況如果成為大多數,那會是多麼可怕。

就像梁瑩在接受採訪時說的,“你這樣查,很多教授、博導都有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她說的沒錯。梁瑩事件自然是一個特例,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不是偶然。一個梁瑩暴露一個學校的校風問題,更是整個學界存在的學風問題。

這“早年的錯誤”若是不了了之,傷了誰的心?抄襲、垃圾文章成了著名學府的敲門磚,知名教授的墊腳石,這讓那些誠實做學問、紮實寫論文的人情何以堪?試想,如果沒有早年間的那麼多“論文”,這位老師如何能進入南京大學任教,如何能獲得那麼多獎項,又如何能在頂級英文刊物發表論文。如果這條道路被廣泛認可,以後是否會有大量年輕學者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本報評論員)

科學家們談論科學精神時一直強調要對“不好的”動刀子,讓它們無處遁形,才是對“好的”最大的鼓勵和尊重。如今看來,這條原則對整個學界同樣適用——只有淘汰那些違背學術原則撈取功名的人,紮紮實實做學問的人才有出頭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