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但凡是和职业用途有所关联的数码产品,『高端』和『专业』总是密不可分的一对名词。为此,不少厂商对于旗下高端产品推广往往都和专业化挂钩。

一向不走寻常路的索尼,在今年 8 月份的索尼高端音频发布会上,发布了两款主打舞台监听的非定制耳机 IER-M7 和 IER-M9 。在这个歌手几乎都用定制耳机进行舞台监听的时代,到底索尼是否真的有办法来打破这个局面?这次我就找来了一副索尼 IER-M7 来一探究竟。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大部分表演者在舞台监听时之所以喜欢用定制耳机,那是因为无论演唱时牙关部位如何运动,定制耳机都能非常"牢固"地稳定在耳朵上。所以对于非定制耳机来说,能够适应不同面部运动、物理上能够做到足够隔音,是成为舞台监听耳机的最基本门槛。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而为了让非定制耳机都能够有足够的稳固度,很多高端耳机都开始采用了类"公模"方案,但索尼 IER-M7 似乎有更加独到的设计方案。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初看索尼 IER-M7 时已经觉得它的造型设计非常奇特,腔体贴近耳朵的部分并没有采用"公模"设计,仅仅是增厚耳廓靠近外耳道部分,使得腔体整体"往外发展",从而减少面部运动对耳机稳定性的影响。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既然是主打中高端市场,索尼 IER-M7 在包装和配件上也堪称奢华。除了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硅胶耳套和收纳盒之外,3.5mm + 4.4mm "双线"似乎也成为了如今索尼有线耳机的"标配",这样的"标配"在索尼 IER-M7 当然也是少不了的。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与美系多单元动铁耳机内部胶水横飞、混乱不堪完全不同,索尼 IER-M7 的内部设计仍然保持着索尼特有的整齐划一。从官方给出的腔体内部结构图中可以看到,索尼 IER-M7 采用单边 4 动铁设计, 4 枚动铁单元由一个特殊设计的镁合金外壳"装载"着,这个设计不仅能够消除不必要的震动,保持声音的纯净,同时耳机内部的整体稳定性也能够大大提高。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索尼 IER-M7 采用了单边 4 动铁单元设计,具体的搭配方式是 1 枚高频单元、1 枚低频单元以及 2 颗全频单元。这样是一种相对较为稳打稳扎的搭配,这种搭配很好地利用了动铁单元高低频两端喜欢"极端化"的特性,并在中频上搭配 2 颗全频单元,一方面能够补足中频的解析力和声音厚度,使得中频更为扎实。另一方面,全频单元也会让声音带来更好的过渡。

这样的搭配不仅能够凸显出每一种单元的优势,同时也能靠其他单元来实现协同互补。

这次搭配索尼 IER-M7 的前端我选择了"黑砖" NW-WM1A 。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在具体声音方面,一开声索尼 IER-M7 就展现了非常强大的解析力。声音整体稍稍偏暖,但偏暖的情况并不算特别明显,使得在收听人声特别是音域较高的女声时,既能够保持通透感,又不会感到声音过于冰冷。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而在三频方面,一如此前对单元搭配的分析所料,高频的通透感固然是非常优异,但这并不是我最惊喜的地方,最惊喜的是略带偏暖的倾向使得高频的尖锐感被适当地削弱,让高频带有一种圆润感,对于如萨克斯、小提琴这类高频声音在演绎一些较为抒情的音乐是能够拥有非常特别的和暖感。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低频量感非常充足,弹性也都非常不错,在气氛烘托方面更是非常出众,但下潜方面个人觉得稍嫌有点不太足够,所以低频表现也算得上是中上水平。至于中频方面得益于声音整体稍稍偏暖的特性,使得中频的温润感非常抓耳。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然而,受限于动铁单元的"先天因素",索尼 IER-M7 的声场无论是宽度还是纵深感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并不算太突出。所以对于古典、现场录音等空间感会稍嫌局促,但如果只是听录音室专辑的话,基本上已经足够了。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只要是试听过,其实就不难发现,索尼 IER-M7 真的正如发布时索尼方面所说的那样,它真的做到了同时兼顾舞台监听以及发烧友的需求。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或许,像索尼 IER-M7 这样非定制高端耳机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击败"定制耳机,而是让从业者能够在工作上使用的同时又能在日常生活中用上。

舞台监听新利器,索尼 IER-M7 体验

也正正是因为这样的设计,才让广大耳机发烧友又多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