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來!教師評職稱,原來另有“隱情”!

作為教師,評職稱可以說是唯一的也是最現實的奮鬥目標。在學校工作,其工資一般是和職稱掛鉤的。也就是說,職稱越高,工資也就越高,個人地位也相應提高。同時職稱也是個人行業能力和業績的好體現。所以,職稱可以幫助您在以後的企事業單位發展、工資晉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但是,“職稱不是你想評,想評就能評”,在此,筆者就來說說“評職稱那些事兒”,扒一扒評“職稱”的隱情。

看過來!教師評職稱,原來另有“隱情”!

第一,年限到了,沒有名額。話說你由“二級”小菜鳥開始入職,好不容易“二八的媳婦熬成婆”辛辛苦苦五年打拼,“班主任”+各種“幹事”+各種“臨時安排”,最苦最累最髒最重的體力活都是有望晉升職稱的人來擔當,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熬出頭,評成“一級教師”“高級教師”,增加工資,提高在單位的身份地位,但是對不起,“按理應該”可以了,僅僅是理論上的而已,規定是上一級職稱評定名額是下一級職稱人數的15%,這幾年增加到21%,但是有限的名額和龐大的教師隊伍相比,還是少得厲害。

看過來!教師評職稱,原來另有“隱情”!

第二,名額有了,不夠條件。學校中級教師和高級教師的名額是以學校在崗總人數的比例來確定的,一個老師如果在一個學校呆的時間久了,新進來的人員會提高人數比例,從而水漲船高,給之前的老人員帶來崗位比例上的福利。可是,一些老牛一樣兢兢業業埋頭苦教的“先生”,雖然已是“桃李滿天下”了,但就在這萬事俱備的條件下卻“只欠東風”沒有評選高級職稱的條件。倒是有些工作量輕或者沒有班主任等兼職的人員能夠騰出時間冷不丁整出一個“全國優秀論文”“最佳稱號”“XX大賽一等獎”,然後水到渠成,你又OUT了!

三、說好的不要論文,但論文可以加分。在中小學階段,教育教學上的論文已經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論文成了一種既沒有學術學問價值,又影響打擾工作的“雞肋”,但就這樣,真正的專業雜誌夠不著,一些打著學術口號的“副刊”“增刊”“刊中刊”“理論刊”抓住這一“畸形”標準大發橫財。各級部門發文評選中級原則上不需要論文,但到評選的時候高級別刊物論文數不勝數,為加分排隊評職稱搖旗吶喊。一個縣級優質課大賽的證書加1分,一篇“國家級”論文加6分,這些文章有幾篇是自己的真正研究成果?更甚者有幾篇是自己所寫?

看過來!教師評職稱,原來另有“隱情”!

作為教師,也沒有什麼奢求,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這樣高大上的稱呼也遮掩不了經濟上的捉襟見肘,朝五晚九,唯一都期盼的就是工資收入能夠讓自己過上略微小康的生活,但在這樣一種職稱評價體系下,教師的職稱晉升之路障礙重重……對於此,列位看官,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