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當年在日本有多火爆,是今天的你我很難想象的

梅蘭芳一生曾多次出國演出,其中赴日本公演次數最多,他曾於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率團赴日公演,又分別於1929年、1930年訪美往返途中經過日本,幾次高規格的公演使梅蘭芳在日本收穫了極高的聲望,眾多日本企業界、文學界和戲劇界大咖紛紛折服於梅派的巨大魅力中。

梅蘭芳當年在日本有多火爆,是今天的我們很難想象的。在日本,幾乎所有中國名人的名字都會被譯成“和音”,唯獨梅蘭芳的名字在日語中完整保留了中文發音,連日本人都認為“此實罕有之事”,從這件小事不難看出梅蘭芳在日本所受到的追捧和尊敬。

梅蘭芳當年在日本有多火爆,是今天的你我很難想象的

梅蘭芳與日本歌舞伎演員合影

1919年和1924年,受日本帝國劇場會長、實業家大倉喜八郎邀請,梅蘭芳曾率團隊兩次赴日演出。其中1919年梅蘭芳一行抵達東京後,在中國大使館的歡迎宴會上,當時的日本首相原敬和全體內閣大臣,以及各國駐日大使悉數出席,如此高級別的歡迎晚宴足見日本對梅蘭芳的重視。

在梅蘭芳訪日之前,大多數日本文人對中國戲曲的看法頗有偏見。在他們看來,中國京劇無非都是一些“鄙俗”而不值得一看的“舊劇”和“皮黃”,沒有太大的藝術價值,例如王國維的友人狩野直喜、鈴木虎雄、青木正兒等,都曾表達過京劇“鄙俗”的觀點。

梅蘭芳當年在日本有多火爆,是今天的你我很難想象的

梅蘭芳在日本受到熱烈歡迎

但梅蘭芳為陳舊的中國戲曲帶來了徹底的革新,所有經他整理過的傳統戲曲都重新煥發出高貴華麗的光彩。這兩次赴日公演,梅蘭芳演出的都是經他改革整理後的《天女散花》、《麻姑獻壽》、《黛玉葬花》、《御碑亭》等古裝歌舞戲,這些劇目中既能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又能看到借鑑吸收西方戲劇表演的精華,在當時的日本引起了巨大轟動,就連那些從沒接觸過中國戲曲,甚至完全沒有專業知識的日本觀眾也為之傾倒。

在兩次公演中,最受日本觀眾喜歡的是《天女散花》和《御碑亭》兩出劇目,其中載歌載舞的《天女散花》因其高難度且優美豐富的綵綢舞,給日本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御碑亭》則注重人物內心刻畫,在這出以唱功為主的劇目中,梅蘭芳成功塑造了一位中國傳統婦女形象,也讓日本觀眾深刻領略到中國戲曲中虛擬化、程式化和抽象化的表演風格。

梅蘭芳當年在日本有多火爆,是今天的你我很難想象的

梅蘭芳《天女散花》劇照

梅蘭芳首次赴日演出之時,當時的京都帝國大學(現京都大學)特意組織了一批專家、學者、戲劇家,一起從京都趕往大阪觀摩梅蘭芳表演。四個月後,這批學者和專家們共同撰寫出版了一本《品梅記》,一改以往對中國戲曲“鄙俗”的壞印象,反而極力肯定了梅蘭芳在表演中體現出的東方文化魅力。

1923年9月1日,日本發生了震驚世界的關東大地震,梅蘭芳響應當時中國政府的號召,積極發起義演活動,先後為日本募集捐款近萬元,此舉更加深了日本民眾對梅蘭芳的好感。1924年,在地震中損壞的日本帝國劇場被重新修復,梅蘭芳受邀第二次率團赴日公演,再次受到了日本觀眾的熱烈歡迎。

梅蘭芳當年在日本有多火爆,是今天的你我很難想象的

梅蘭芳與日本友人合影

梅蘭芳在日本的超高人氣,不僅體現在其赴日公演的過程中,即便是他赴美國公演途中經過日本時,也同樣受到了“偶像”一般的超高規格歡迎。

1930年1月18日,梅蘭芳率團乘船從上海啟程赴美公演,往返途中兩次經過日本,都受到了日本民眾的熱情歡迎。其中1月21日上午梅蘭芳一行抵達東京時,日本松竹公司、各界代表、十三世守田勘彌全家等二百餘人前往車站迎接,當日午後更是在東京會館隆重舉辦了千餘人出席的歡迎宴會。

對於梅蘭芳成功把中國傳統藝術傳播到西方世界,同屬東方文化的日本人也深感榮幸,兩次邀梅蘭芳赴日公演的大倉喜八郎的兒子大倉男爵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與敝國,同屬於亞洲,版圖接近,而又同種同文,今天梅先生把我們東方的藝術,播揚到西方去,我們敝國,也與有榮幸!”

梅蘭芳當年在日本有多火爆,是今天的你我很難想象的

1956年梅蘭芳(前排右二)率中國京劇代表團訪問日本

雖然梅蘭芳一直與他的日本朋友們保持著友好聯繫,但日本侵略中國的行徑依然讓他感到憤怒。1938年日軍攻佔香港後,梅蘭芳宣佈退出舞臺,並蓄鬚明志,誓不為侵華日軍演戲。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促進中日兩國民間的文化交流,在政府領導的協調之下,1956年梅蘭芳再次率團赴日本公演,再一次在日本掀起“梅蘭芳熱”,為促進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