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知:學齡期的孩子,不要做比較

父母需知:學齡期的孩子,不要做比較

朋友的肯定比父母的讚美重要

對10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媽媽、爸爸、玩具,更不是書。對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沒有比朋友更重要的存在了,比起和父母一起度過的時間,和朋友們一起共享的時光更愉快、更具吸引力。此時雖然也需要父母的肯定,不過朋友給予的肯定也不容忽視。

隨著進入兒童期,孩子會想脫離大人,特別是從媽媽身邊獨立,因此,對於父母的關心與肯定的需求會比之前更少。倘若父母還是像以前一樣每件事都關心、干涉,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受到評價,很可能因此產生反抗的心態;此外,父母的干涉也會導致孩子認為父母不信任自己,從此只想躲避父母的關心,討厭與父母有任何接觸。

儘管如此,這個時期的孩子依然需要父母的肯定性支持,也就是稱讚。由於這個時期是自我能力與技術發展的時期,因此需要父母時時給予鼓勵,使孩子可以表現得更好;感到難過時也需要慰藉的力量。可以發揮此作用的,便是稱讚了。

比較會讓孩子變得無力

雖然想脫離父母自我獨立,不過兒童期的孩子依然需要父母的鼓勵、稱讚與支持。為了有效與這個時期的孩子進行交流,應該將孩子獨立的領域和父母獨立的領域確實區分清楚。

在掌握孩子想要了解的領域後,最好能著重該部分來進行稱讚,特別是孩子感到自豪的部分,一定要給予肯定與稱讚。就算父母對該部分不是很滿意,只要孩子享受在其中,父母就要表示關心與支持。

此時必須注意一點,兒童期的孩子在兄弟姊妹或朋友之間會出現明顯的競爭,因此,無論是稱讚或責備,都要讓孩子有被愛與包容的感覺。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明明在兒童初期還是個充滿自信與成績優秀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自我效能卻嚴重降低,同時顯得意氣消沉。這種情況很可能是透過與他人之間的比較,產生自己很無能的觀念所導致。不只如此,與他人的比較也可能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產生反感、厭惡兄弟姊妹或朋友的情況,進而形成社交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