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膝關節積液怎麼辦?要手術嗎?

天氣越來越冷,尤其是南方,湖南長沙已經有一個月沒有看見過太陽了,潮溼、寒冷的環境讓越來越多的關節患者叫苦不迭,風溼病患者不敢離開火爐,痛風患者關節也腫脹疼痛,而且這種天氣,做運動,如果熱身不充分,或運動劇烈也容易導致關節受傷。

這兩天,我就有收到患者諮詢:

因為在街上多蹲起了幾次,便導致了左膝蓋髕骨半脫位,當天晚上已經不能走路了。我去了醫院,做了核磁共振,韌帶,半月板沒有受傷,其他也沒有問題。做了X光,髕骨半脫位。當晚膝蓋腫脹的很大,積液挺多的。

這是患者的基本問題闡述,從患者的問題可以看出,由於多次蹲起,導致膝蓋髕骨脫位,滑液增多,使得關節腔壓力升高,膝關節腫脹,活動受限,甚至壓迫到感覺神經,引起疼痛的感覺。通過腿部固定後,積液基本消除,10天后進行活動,幾天後又開始出現了不適感,走路疼,蹲不下去,還是有少量積液。

案例分析|膝關節積液怎麼辦?要手術嗎?

很多朋友有疑問:明明已經消腫沒有積液了,怎麼走了幾天路之後又有了呢?

其實,關節積液其實並不是疾病,它只是一種症狀,而有關膝關節的很多病都可以引起關節積液。而引起膝關節積液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

關節內遊離體、半月板損傷、膝交叉韌帶或側副韌帶損傷、髕骨勞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結核感染、化膿性感染、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這些病都可以刺激關節滑膜,導致膝關節滑膜炎,並引起關節積液。

每次出現這樣的症狀,患者都覺得很擔心,但其實這個時候,你最應該做的就是休息,因為休息是關節積液治療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大部分關節積液都可以通過休息的方式達到緩解。臥床休息時,可以將患腿抬高,高於心臟,通過體位的方式進行消腫。

而我們一般不提倡進行積液抽取,第一是為了避免發生關節炎,第二是積液不多的情況下是可以通過休息自行修復的。

除了休息,後續的康復鍛鍊也是很重要。

1. 抬高。可將膝蓋進行高抬,注意,抬高時,膝蓋必須高於心臟,這有助於血液和淋巴的迴流,而膝蓋內的積液則可以通過這兩個管道代謝掉。

2. 踝泵。首先我們先要平躺下來,然後把踝關節抬起來 你可以在下面墊個東西,保證踝關節高於我們的心臟。然後我們做踝關節屈伸的運動,這個動作叫做踝泵。我們每天累計做500次左右,可以起到消除膝關節積液的作用。

3. 使用肌內效貼。肌內效貼,是康復師幫助骨科受傷的患者康復的重要工具。康復師以不同的形狀的肌內效貼粘貼在患者不同的部位,發生不同的效用,比如緩解肌肉疼痛、增加關節的穩定及減輕關節處水腫等,對於膝蓋水腫,我們需要選擇散狀形。

4. 力量訓練。我們還可以通過力量訓練減緩對膝蓋的壓力。力量訓練有以下幾點好處,一個是通過肌肉收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第二是恢復正確的力線。先從無負重的力量訓練開始到站立位的訓練。

牽拉小腿肌肉

案例分析|膝關節積液怎麼辦?要手術嗎?

牽拉股四頭肌

案例分析|膝關節積液怎麼辦?要手術嗎?

臀中肌練習:

15個一組,進行3組。臀中肌對維持骨盆和整個下肢力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膝關節積液怎麼辦?要手術嗎?

靠牆淺蹲:

<strong>加強功能性下肢整體力量,注意靜蹲30秒即可,角度在60度為宜。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不要內扣。

案例分析|膝關節積液怎麼辦?要手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