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被枪决的汉奸

1950年9月7日,在河北省盐山县的一个空旷的广场上,一场万人公审大会隆重进行。一名叫邢仁甫的人,在这次大会中,被执行死刑,当场处决。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当时许多在场的人,并不了解邢仁甫跌宕起伏的人生,而只以为他是个可耻的汉奸。其实倒退10年,这个被处决的人,曾官至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司令员,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旅长,是八路军高级将领之一。

这个级别的将领,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不是上将就是中将,个别甚至是大将。而这个被枪毙的邢仁甫,不仅没有将军的待遇,连阶下囚的资格都没有,只因为他当年在十字路口,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从平民到抗日名将

熟悉邢仁甫的人回忆,这是一个能人,一个聪明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早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超出常人的机智和勇敢,而被一位旧军队的旅长看中,18岁就当起了团参谋。

然而热血青年邢仁甫,和当时的许多青年一样,并不甘心在体制中争名夺利,而向往自由,崇尚GM。于是,在1929年,19岁的邢仁甫经人介绍,秘密加入我党,成为一位光荣的地下工作者,主要从事在旧军队内部进行策反工作,发展党组织。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抗日战争爆发后,是年只有27岁的邢仁甫受我党指派,返回老家盐山,发展抗日武装。1937年9月,由邢仁甫领导的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独立团特务团成立,短短7个月,特务团就从几十个人发展到3000多人,成为当地抗日的主力。之后,邢仁甫率部光复盐山,无底,庆云,乐陵等地,歼灭日伪武装几千人。

乱世出英雄,邢仁甫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很快受到延安方面的重视。要知道八路军当时,虽然已经确立了开展敌后根据地的策略,但在日寇侵占华北这段时间里,在平津地区开展抗日斗争,是非常艰巨危险的任务,邢仁甫能够独立自主,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实属不易。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连当时的国军都注意到了邢仁甫的这支武装力量,不时以功名利禄相诱。邢仁甫不为所动,接受了延安方面的任命,先后出任冀鲁边区游击支队(平津支队)司令员,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旅长,八路军冀鲁边区司令员。

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1941年,冀鲁边军区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老红军黄骅。黄骅只比邢仁甫小1岁,却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资格老到,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资历是黄骅最大的资本,他有的,就是邢仁甫所没有的。邢仁甫常年在敌后工作,自己拉起队伍后,什么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队伍,在延安看来,都有些野蛮生长的味道,需要黄骅这样的老红军去熏陶一下,才不至于让队伍变色。

如果二人合拍,互相取长补短,像《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一样,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深厚的革命情谊,那对队伍的发展自然是最理想的。可是年轻气盛的邢仁甫,遇到同样年轻气盛的黄骅,并没有产生英雄相惜的同志感。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在邢仁甫开来,延安方面这是不信任他,是要通过掺沙子,来夺他的权。基于这样的心态,邢仁甫感觉越来越不爽,并屡次在公众场合与黄骅发生激烈冲突。

黄骅是延安派来的,与上级沟通起来,比邢仁甫容易,所以邢仁甫的感觉就越来越不好,认为与黄骅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1943年春,延安命令邢仁甫前往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由黄骅接任邢仁甫的军区司令员之职务。

接到命令,邢仁甫的肺都快气炸了,把自己辛辛苦苦带起来的部队交给黄骅,说什么都不愿意。经过简单分析,邢仁甫觉得此去延安可能凶多吉少,于是一方面推脱去延安参加整风,一方面策划了针对黄骅的刺杀行动。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1943年6月30日,黄骅正在司令部办公,忽然有一群土匪模样的人闯进进来,向黄骅及在场其他人员开枪。黄骅在乱枪中被当场打死,另有司令部6人被枪杀,4人重伤。

投蒋

政委王卓如经过调查,发现刺杀黄骅的人,是邢仁甫的手下,于是当机立断,决定诱捕邢仁甫。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邢仁甫在作案后,时刻处于警惕状态,所以在第一时间,就觉察到了王卓如的企图。他收到开会的消息后,让警卫员在前面开路,自己与警卫员保持距离,前往开会地点。

负责诱捕的部队看到警卫员就开火了,在后面的邢仁甫一看形势不妙,率领自己的一部分手下,从根据地潜逃。

脱离八路军战斗序列后,邢仁甫前往河南地区,投靠国军第一战区司令员蒋鼎文。蒋鼎文对邢仁甫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任命其为冀察战区挺进第一纵队司令,但在此期间,未闻邢仁甫在抗日或与我军摩擦中有任何成绩。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投日

1944年,在日寇已经日薄西山的情况下,不知邢仁甫处于何种考虑,竟然主动投靠日军,成为日本“挺进总司令”,据他本人后来为自己辩解,说这是奉命打入日军内部,同时还负有国军赋予他的秘密任务。

第二年,日军就投降了,而邢仁甫却并没有被清算,而摇身一变,化名罗镇,成为军统天津站津南流动小组长,去给余则成同志当下属去了。同时还兼任河北第三专署保安司令,专员等职。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这一期间,虽然邢仁甫在国军和日军之间跳来跳去,但具体做过什么,无从知晓。

叛徒的下场

1949年天津解放,解放军抓获一名叫罗镇的国军官员,经过调查,确认是八路军叛将邢仁甫。次年,刚过不惑之年的邢仁甫在家乡盐山被公审枪毙,享年40岁。

八路军第一叛将,先投蒋后投日,下场凄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