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被槍決的漢奸

1950年9月7日,在河北省鹽山縣的一個空曠的廣場上,一場萬人公審大會隆重進行。一名叫邢仁甫的人,在這次大會中,被執行死刑,當場處決。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當時許多在場的人,並不瞭解邢仁甫跌宕起伏的人生,而只以為他是個可恥的漢奸。其實倒退10年,這個被處決的人,曾官至八路軍冀魯邊軍區司令員,一一五師教導第六旅旅長,是八路軍高級將領之一。

這個級別的將領,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不是上將就是中將,個別甚至是大將。而這個被槍斃的邢仁甫,不僅沒有將軍的待遇,連階下囚的資格都沒有,只因為他當年在十字路口,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從平民到抗日名將

熟悉邢仁甫的人回憶,這是一個能人,一個聰明人,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早在少年時期,就表現出超出常人的機智和勇敢,而被一位舊軍隊的旅長看中,18歲就當起了團參謀。

然而熱血青年邢仁甫,和當時的許多青年一樣,並不甘心在體制中爭名奪利,而嚮往自由,崇尚GM。於是,在1929年,19歲的邢仁甫經人介紹,秘密加入我黨,成為一位光榮的地下工作者,主要從事在舊軍隊內部進行策反工作,發展黨組織。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抗日戰爭爆發後,是年只有27歲的邢仁甫受我黨指派,返回老家鹽山,發展抗日武裝。1937年9月,由邢仁甫領導的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獨立團特務團成立,短短7個月,特務團就從幾十個人發展到3000多人,成為當地抗日的主力。之後,邢仁甫率部光復鹽山,無底,慶雲,樂陵等地,殲滅日偽武裝幾千人。

亂世出英雄,邢仁甫的傑出軍事才能和組織能力,很快受到延安方面的重視。要知道八路軍當時,雖然已經確立了開展敵後根據地的策略,但在日寇侵佔華北這段時間裡,在平津地區開展抗日鬥爭,是非常艱鉅危險的任務,邢仁甫能夠獨立自主,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來,實屬不易。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連當時的國軍都注意到了邢仁甫的這支武裝力量,不時以功名利祿相誘。邢仁甫不為所動,接受了延安方面的任命,先後出任冀魯邊區遊擊支隊(平津支隊)司令員,八路軍115師教導第六旅旅長,八路軍冀魯邊區司令員。

兩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1941年,冀魯邊軍區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老紅軍黃驊。黃驊只比邢仁甫小1歲,卻參加過兩萬五千里長徵,資格老到,有豐富的政治工作經驗。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資歷是黃驊最大的資本,他有的,就是邢仁甫所沒有的。邢仁甫常年在敵後工作,自己拉起隊伍後,什麼都是鬍子眉毛一把抓,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的隊伍,在延安看來,都有些野蠻生長的味道,需要黃驊這樣的老紅軍去薰陶一下,才不至於讓隊伍變色。

如果二人合拍,互相取長補短,像《亮劍》中的李雲龍和趙剛一樣,在長期的鬥爭中,形成深厚的革命情誼,那對隊伍的發展自然是最理想的。可是年輕氣盛的邢仁甫,遇到同樣年輕氣盛的黃驊,並沒有產生英雄相惜的同志感。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在邢仁甫開來,延安方面這是不信任他,是要通過摻沙子,來奪他的權。基於這樣的心態,邢仁甫感覺越來越不爽,並屢次在公眾場合與黃驊發生激烈衝突。

黃驊是延安派來的,與上級溝通起來,比邢仁甫容易,所以邢仁甫的感覺就越來越不好,認為與黃驊已經到了勢不兩立的地步。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1943年春,延安命令邢仁甫前往延安,參加整風運動,由黃驊接任邢仁甫的軍區司令員之職務。

接到命令,邢仁甫的肺都快氣炸了,把自己辛辛苦苦帶起來的部隊交給黃驊,說什麼都不願意。經過簡單分析,邢仁甫覺得此去延安可能凶多吉少,於是一方面推脫去延安參加整風,一方面策劃了針對黃驊的刺殺行動。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1943年6月30日,黃驊正在司令部辦公,忽然有一群土匪模樣的人闖進進來,向黃驊及在場其他人員開槍。黃驊在亂槍中被當場打死,另有司令部6人被槍殺,4人重傷。

投蔣

政委王卓如經過調查,發現刺殺黃驊的人,是邢仁甫的手下,於是當機立斷,決定誘捕邢仁甫。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邢仁甫在作案後,時刻處於警惕狀態,所以在第一時間,就覺察到了王卓如的企圖。他收到開會的消息後,讓警衛員在前面開路,自己與警衛員保持距離,前往開會地點。

負責誘捕的部隊看到警衛員就開火了,在後面的邢仁甫一看形勢不妙,率領自己的一部分手下,從根據地潛逃。

脫離八路軍戰鬥序列後,邢仁甫前往河南地區,投靠國軍第一戰區司令員蔣鼎文。蔣鼎文對邢仁甫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任命其為冀察戰區挺進第一縱隊司令,但在此期間,未聞邢仁甫在抗日或與我軍摩擦中有任何成績。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投日

1944年,在日寇已經日薄西山的情況下,不知邢仁甫處於何種考慮,竟然主動投靠日軍,成為日本“挺進總司令”,據他本人後來為自己辯解,說這是奉命打入日軍內部,同時還負有國軍賦予他的秘密任務。

第二年,日軍就投降了,而邢仁甫卻並沒有被清算,而搖身一變,化名羅鎮,成為軍統天津站津南流動小組長,去給餘則成同志當下屬去了。同時還兼任河北第三專署保安司令,專員等職。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這一期間,雖然邢仁甫在國軍和日軍之間跳來跳去,但具體做過什麼,無從知曉。

叛徒的下場

1949年天津解放,解放軍抓獲一名叫羅鎮的國軍官員,經過調查,確認是八路軍叛將邢仁甫。次年,剛過不惑之年的邢仁甫在家鄉鹽山被公審槍斃,享年40歲。

八路軍第一叛將,先投蔣後投日,下場悽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