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時研製這款導彈所需的配置基本進口,射程80公里!全面解析


臺灣當時研製這款導彈所需的配置基本進口,射程80公里!全面解析

雄風2反艦型空面導彈是臺灣在"雄風"Ⅰ型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一種中、遠程反艦導彈,是中山科學研究院以美國魚叉反艦導彈的功能為目標發展的反艦導彈系統,1988年2月29日正式公佈。當時,臺灣工業體系尚不能全部提供"雄風"2所需的配套裝置,關鍵部件需要外購。

臺灣當時研製這款導彈所需的配置基本進口,射程80公里!全面解析

雄風2在外形上與美國的捕鯨叉相似,但在其主動雷達末導引頭後面好像並沒有安裝紅外成像導引頭,該彈採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射程80公里。該導彈採用主動雷達和被動式紅外線尋的,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採用箱式運輸,發射、勤務性較好,採用車載發射,主要用於執行對艦攻擊任務等。

臺灣當時研製這款導彈所需的配置基本進口,射程80公里!全面解析

"雄風"2型導彈採用一臺法國許可生產的Arbizon Ⅳ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據稱推力比"捕鯨叉"導彈使用的發動機大百分之十左右,臺灣中科院在"捕鯨叉"導彈進氣道結構基礎上,重新設計了發動機進氣口。後續的"雄風"2型均改用臺灣自制的導引頭。臺灣中科院的設計採用了類似美製"捕鯨叉"導彈的摺疊式彈翼,導彈發射後彈翼自動展開。

臺灣當時研製這款導彈所需的配置基本進口,射程80公里!全面解析

雄風二型反艦導彈,從艦射到空射到岸置等,各種衍生型導彈,都是在韓光渭當計劃主持人時打造建立出來的。2013年2月5日臺灣財政部關稅總局出版“海關艦艇志”揭露1988年5月1日,海關300噸級高速巡緝艦-潯星艦在高雄港外海執行任務時,遭到海軍雄風反艦導彈擊中右舷。

臺灣當時研製這款導彈所需的配置基本進口,射程80公里!全面解析

空艦型雄風-2,主要裝備 IDF 戰機、AT-3攻擊/教練機,以及引進的 F-16 和"幻影"2000 戰鬥機,以執行對地、對艦攻擊任務。1991年6月開始正式裝備海軍艦艇和岸基反艦導彈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