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嘉靖提的问,大家都会找他回答

严世蕃,嘉靖朝内阁首辅严嵩的儿子,是史上有名的奸臣。纵观他的一生,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他对权利的渴望和金钱的索取,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家中金银古董、珍宝字画数以亿计,良田美宅无数。

二是骄奢淫逸,生活糜烂。他在府上夜夜笙歌艳舞,酩酊大醉。他妻妾众多,平均每夜换3个妻妾,由此独创了用白色绸巾计算淫乱次数的方法,称之为“淫筹”。甚至在为其母守孝期间,也不间断。

三是奇丑无比。《明史》载:“短项肥体,眇一目。”也就是说,严世番体阔腰圆,身体肥胖,粗短脖子,还是独眼龙,这真够丑的。

四是这人还绝顶聪明。被称为嘉靖朝“第一鬼才”和“天下第一公子”。

前三个特点不是本文的重点,下面我们来说说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

“鬼才”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嘉靖提的问,大家都会找他回答

(严世蕃剧照)

都说上天是公平的,让严世蕃长了一副丑陋的外表,却也给了他一颗聪明的脑袋。

一、严世蕃记忆超群,过目不忘。

严世蕃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的,他是在父亲的照顾下,恩荫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像这种纨绔子弟,指望他在国子监里埋头苦读是不可能的,估计都不知把老师气晕过多少次。但这小子从小具有超强的记忆天赋,不但对四书五经过目不忘,而且十分熟悉当朝的法令典故。即使是浩瀚如云的经史类书籍,他也如数家珍。甚至连当朝大多数官员的履历和任职地点,他都能倒背如流。

一句话,就是几乎没有严世蕃不知道的事。

读了几年书后,严嵩等不得宝贝儿子参加科举,想方设法在朝中为他谋了两个肥差,一是任工部左侍郎,主管朝廷大大小小的工程修建。二是任尚宝司少卿,负责掌管朝廷宝玺、符牌、印章等。

“鬼才”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嘉靖提的问,大家都会找他回答

(严嵩剧照)

二、严世蕃特能迎合圣意,控制皇帝。

嘉靖皇帝有两大爱好,一是写青词,二是猜谜。

严世蕃写得一手好青词。所谓“青词”,就是嘉靖帝在向上天祷告时,写的一些祭祀文章。据说严世蕃所写的青词辞藻华丽,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且书法造诣颇深,笔力刚劲,字体丰满,深得嘉靖帝喜欢。其父严嵩有“青词宰相”之称,据说大部分作品都是严世蕃代为完成的。

嘉靖帝喜欢和臣子玩猜谜游戏,不管是下达旨意,还是征求臣工的意见,他都一律不予明示,以递纸条的方式让臣工去猜测。经常搞得严嵩等一帮内阁大臣云山雾水的,好在有无所不知的严世蕃帮忙。

别看这个严世蕃整天声色犬马,日日烂醉如泥。只要是严嵩从嘉靖帝那儿递来的字条,他就能立马清醒过来,予以解决。

有一次,嘉靖帝递给了严嵩一纸条。任凭他和徐阶等几位内阁大臣抓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不得已,派人火速将字条交给严世蕃。

这时的严世蕃已经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下人连忙打来一盆滚水,将毛巾浸在水中,反复地擦拭他的头部,数次之后,严世蕃豁然清醒。随即吩咐下人研磨铺纸,略一沉思,写上了答案。严嵩将信将疑地将答案呈送嘉靖帝,竟使得嘉靖龙颜大悦,甚合圣意。

又一次,嘉靖帝半夜读诗书,遇到一个问题,搞不清楚,便递出纸条要严嵩作答。不过,不仅严嵩,纵然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学士们也束手无策。内阁大臣提醒说,不是有严世蕃吗?

等严世蕃答好条子传回宫内后,众臣才豁然开朗,原来皇上是问一个典故出自哪本书?严世蕃明确地指出了书名和页数,后经查找,居然丝毫不差。

还有一次,嘉靖帝凌晨两点询问对某件朝政的决策,几个大臣权衡再三,举棋不定。嘉靖帝等得不耐烦,着太监催促。严嵩只好将自己的票拟上呈。

但他知道皇上肯定不满意,于是派人将严世蕃直接接到内务府来。严世蕃对其父的票拟提出了修改意见。不一会,嘉靖帝对严嵩票拟的朱批返回来了,竟然和严世蕃的想法不谋而合。

正因为严世蕃一味的迎合圣意,又无所不知,在皇上和众臣面前越发不可或缺,骄横跋扈。

“鬼才”严世蕃究竟有多聪明?嘉靖提的问,大家都会找他回答

(嘉靖剧照)

三、聪明过头,反遭诛杀。

1564年,随着严嵩在朝中的江河日下,严世蕃又一次遭到御史的弹劾。这回嘉靖帝忍无可忍,下令将他逮捕下狱,三司会审。

眼看小命不保,严世蕃想出了一招金蝉脱壳之计。

他乘昔日幕僚前来探监的时机,故意对他们说,我的罪行中,贪赃枉法、聚敛钱财、结党营私,扰乱朝纲都不怕,最能置我于死地的就是杨继盛与沈鍊的案子。希望你们从中斡旋,压下此案,以保我性命。

其实,严世蕃内心明镜似的,他知道,一旦御史们以杨、沈案子给他定罪,他就能活命。因为杀死杨、沈二人的是嘉靖帝,而不是他严世蕃。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不但不会杀了他严世蕃,反而会问罪于审案的御史们。

可惜,他遇到了老辣的徐阶。

徐阶推翻了御史们给严世蕃定的所有罪名,只列了以下几条。

一是说他在一处有王气的地方盖了一座“制拟王者”的宅子。

二是说他的门客罗龙文训练了数百武士,准备外投倭寇。

三是说他的属下突然离开驻防地,企图“诱致外兵,图谋不轨”。

这三条,条条致命,因为每条都触及到了嘉靖帝的底线。

据说,严世蕃在听说了这份罪状后,诧曰:“死矣!”

于是,“第一鬼才”严世蕃在53岁时,被嘉靖帝“斩于市,籍其家”。

(参考资料:《明史•奸臣传•严世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