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嚴世蕃究竟有多聰明?嘉靖提的問,大家都會找他回答

嚴世蕃,嘉靖朝內閣首輔嚴嵩的兒子,是史上有名的奸臣。縱觀他的一生,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貪得無厭,慾壑難填。他對權利的渴望和金錢的索取,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家中金銀古董、珍寶字畫數以億計,良田美宅無數。

二是驕奢淫逸,生活糜爛。他在府上夜夜笙歌豔舞,酩酊大醉。他妻妾眾多,平均每夜換3個妻妾,由此獨創了用白色綢巾計算淫亂次數的方法,稱之為“淫籌”。甚至在為其母守孝期間,也不間斷。

三是奇醜無比。《明史》載:“短項肥體,眇一目。”也就是說,嚴世番體闊腰圓,身體肥胖,粗短脖子,還是獨眼龍,這真夠醜的。

四是這人還絕頂聰明。被稱為嘉靖朝“第一鬼才”和“天下第一公子”。

前三個特點不是本文的重點,下面我們來說說嚴世蕃究竟有多聰明。

“鬼才”嚴世蕃究竟有多聰明?嘉靖提的問,大家都會找他回答

(嚴世蕃劇照)

都說上天是公平的,讓嚴世蕃長了一副醜陋的外表,卻也給了他一顆聰明的腦袋。

一、嚴世蕃記憶超群,過目不忘。

嚴世蕃不是通過科舉考試走上仕途的,他是在父親的照顧下,恩蔭進入國子監讀書的。像這種紈絝子弟,指望他在國子監裡埋頭苦讀是不可能的,估計都不知把老師氣暈過多少次。但這小子從小具有超強的記憶天賦,不但對四書五經過目不忘,而且十分熟悉當朝的法令典故。即使是浩瀚如雲的經史類書籍,他也如數家珍。甚至連當朝大多數官員的履歷和任職地點,他都能倒背如流。

一句話,就是幾乎沒有嚴世蕃不知道的事。

讀了幾年書後,嚴嵩等不得寶貝兒子參加科舉,想方設法在朝中為他謀了兩個肥差,一是任工部左侍郎,主管朝廷大大小小的工程修建。二是任尚寶司少卿,負責掌管朝廷寶璽、符牌、印章等。

“鬼才”嚴世蕃究竟有多聰明?嘉靖提的問,大家都會找他回答

(嚴嵩劇照)

二、嚴世蕃特能迎合聖意,控制皇帝。

嘉靖皇帝有兩大愛好,一是寫青詞,二是猜謎。

嚴世蕃寫得一手好青詞。所謂“青詞”,就是嘉靖帝在向上天禱告時,寫的一些祭祀文章。據說嚴世蕃所寫的青詞辭藻華麗,洋洋灑灑一氣呵成。且書法造詣頗深,筆力剛勁,字體豐滿,深得嘉靖帝喜歡。其父嚴嵩有“青詞宰相”之稱,據說大部分作品都是嚴世蕃代為完成的。

嘉靖帝喜歡和臣子玩猜謎遊戲,不管是下達旨意,還是徵求臣工的意見,他都一律不予明示,以遞紙條的方式讓臣工去猜測。經常搞得嚴嵩等一幫內閣大臣雲山霧水的,好在有無所不知的嚴世蕃幫忙。

別看這個嚴世蕃整天聲色犬馬,日日爛醉如泥。只要是嚴嵩從嘉靖帝那兒遞來的字條,他就能立馬清醒過來,予以解決。

有一次,嘉靖帝遞給了嚴嵩一紙條。任憑他和徐階等幾位內閣大臣抓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不得已,派人火速將字條交給嚴世蕃。

這時的嚴世蕃已經爛醉如泥,不省人事。下人連忙打來一盆滾水,將毛巾浸在水中,反覆地擦拭他的頭部,數次之後,嚴世蕃豁然清醒。隨即吩咐下人研磨鋪紙,略一沉思,寫上了答案。嚴嵩將信將疑地將答案呈送嘉靖帝,竟使得嘉靖龍顏大悅,甚合聖意。

又一次,嘉靖帝半夜讀詩書,遇到一個問題,搞不清楚,便遞出紙條要嚴嵩作答。不過,不僅嚴嵩,縱然是那些飽讀詩書的大學士們也束手無策。內閣大臣提醒說,不是有嚴世蕃嗎?

等嚴世蕃答好條子傳回宮內後,眾臣才豁然開朗,原來皇上是問一個典故出自哪本書?嚴世蕃明確地指出了書名和頁數,後經查找,居然絲毫不差。

還有一次,嘉靖帝凌晨兩點詢問對某件朝政的決策,幾個大臣權衡再三,舉棋不定。嘉靖帝等得不耐煩,著太監催促。嚴嵩只好將自己的票擬上呈。

但他知道皇上肯定不滿意,於是派人將嚴世蕃直接接到內務府來。嚴世蕃對其父的票擬提出了修改意見。不一會,嘉靖帝對嚴嵩票擬的硃批返回來了,竟然和嚴世蕃的想法不謀而合。

正因為嚴世蕃一味的迎合聖意,又無所不知,在皇上和眾臣面前越發不可或缺,驕橫跋扈。

“鬼才”嚴世蕃究竟有多聰明?嘉靖提的問,大家都會找他回答

(嘉靖劇照)

三、聰明過頭,反遭誅殺。

1564年,隨著嚴嵩在朝中的江河日下,嚴世蕃又一次遭到御史的彈劾。這回嘉靖帝忍無可忍,下令將他逮捕下獄,三司會審。

眼看小命不保,嚴世蕃想出了一招金蟬脫殼之計。

他乘昔日幕僚前來探監的時機,故意對他們說,我的罪行中,貪贓枉法、聚斂錢財、結黨營私,擾亂朝綱都不怕,最能置我於死地的就是楊繼盛與沈鍊的案子。希望你們從中斡旋,壓下此案,以保我性命。

其實,嚴世蕃內心明鏡似的,他知道,一旦御史們以楊、沈案子給他定罪,他就能活命。因為殺死楊、沈二人的是嘉靖帝,而不是他嚴世蕃。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不但不會殺了他嚴世蕃,反而會問罪於審案的御史們。

可惜,他遇到了老辣的徐階。

徐階推翻了御史們給嚴世蕃定的所有罪名,只列了以下幾條。

一是說他在一處有王氣的地方蓋了一座“制擬王者”的宅子。

二是說他的門客羅龍文訓練了數百武士,準備外投倭寇。

三是說他的屬下突然離開駐防地,企圖“誘致外兵,圖謀不軌”。

這三條,條條致命,因為每條都觸及到了嘉靖帝的底線。

據說,嚴世蕃在聽說了這份罪狀後,詫曰:“死矣!”

於是,“第一鬼才”嚴世蕃在53歲時,被嘉靖帝“斬於市,籍其家”。

(參考資料:《明史•奸臣傳•嚴世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