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佛印斗智,巧吃“东坡鱼”

苏东坡喜好美食,自然也就喜欢研究美食。他为了能吃到入味的鱼,于是想出了在鱼身两侧用刀划上几下,一来烹调方便,二来入味,三来鱼不但形状完整,而且还胖乎乎的十分诱人。苏东坡这道精心研制的菜不但自己爱吃,还喜欢用来招待镇江金山寺主持佛印。佛印是个“馋嘴”和尚,他不但爱吃苏东坡做的菜,有时还会照着苏东坡的样子做。

苏轼和佛印斗智,巧吃“东坡鱼”

一天佛印来到东坡府,还没进门便闻到了鱼香,快步进屋后见苏东坡正摇头晃脑地在读书,桌上也不见有待客的模样。

你想苏东坡做出来的鱼有多香?佛印一闻,再看书架上热气腾腾的样子便明白了,于是假装着急地问苏东坡:“大胡子,和尚今天想向你请教一个字,问完就走。”

苏东坡见佛印着急的模样颇为奇怪:这个臭和尚怎么了,一个字就急得他不想吃鱼了,如果不是冷字,一定是个僻字,我倒要看是个什么字把佛印难倒了。

佛印着急地问:“苏东坡的“苏”字咋写?草头底下那个鱼该放在哪一边?”

苏东坡以为佛印会问个很少用的僻字,哪知道他会问一个常用的字,一怔之下想道:这个字是我姓,佛印很可能突然间想不起来了……

苏东坡本来心怀戒心,被佛印一打岔便哈哈大笑着顺口说道:“臭和尚!你今天怎么迷了窍?那个‘鱼’放在左右都可以。”繁体的苏字是草头下一个鱼字和一个禾字。左右可以互换。

佛印和尚若有所思地问苏东坡:“既然鱼可以左右互换,那我将鱼上下互换,把鱼放在草字头上也可以吧?”

苏东坡一听急了:“那怎么行?鱼怎么可以放在头上?”

佛印哈哈大笑道:“鱼不能放在头上?那就快点把鱼端下来,别害得和尚口水滴。”

苏东坡猛然回过神来,一边端鱼一边说:“你这花和尚,绕了这么大的弯弯,为的是吃我的鱼啊!”

苏轼和佛印斗智,巧吃“东坡鱼”

佛印从苏东坡那儿学会了做“东坡鱼”。一天,他也做了一份,正要吃,苏东坡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了。佛印也想给苏东坡开个玩笑,于是赶忙把那份鱼藏在磬头里。苏东坡一跨进大殿便闻到一阵鱼香,并见大磬里香气四溢,于是开口问道:“大法师,本学士今天想请教一件事,问完就走。”

佛印暗喜:这个大胡子今天要抄袭我的招式,可别让他的高帽子把我蒙晕了。

佛印小心地回答:“大胡子有话请讲,看看难倒大学士的是否也能难倒我。”

苏东坡边想边说:“我写书的时候要引用一副对联,可是想起了上联,却又记不起下联,那副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佛印心想:此联没有“鱼”,该不会是想把我绕糊涂了再问?于是张口回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哈哈大笑:“既然是‘磬’有‘鱼’,那你就快点把鱼端出来!”

佛印一听连呼上当:“哎呀!我只去想对联里是否有‘鱼’字,哪想到‘庆有余’和‘磬有鱼’是两个同音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苏轼和佛印斗智,巧吃“东坡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