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万世开太平,中华五千年历史,只有他们做到了!

了却君王天下事

去年走了程开甲,今年走了于敏。

共和国的铸剑者、执剑人们,一个个离开了我们。

要知道,他们造原子弹、氢弹,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和平,为了避免战争,中国的两弹一星元勋们,每一个都称得上是“为万世开太平”。

为万世开太平,中华五千年历史,只有他们做到了!

冷战时代,中国是被威胁、核讹诈最多的国家。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动过对中国本土核攻击的脑子。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迅速扭转了朝鲜战局。在遭受沉重打击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50年11月30日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会不会使用原子弹的问题时,含糊其词地说:“要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力”。1951年4月,美国把能够运载原子弹的B-29轰炸机调到冲绳。

约里奥-居里曾转告毛泽东:“中国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美国的核讹诈,激起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坚决反对。作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的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女婿),不仅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的核讹诈政策,而且对如何才能制止核战争有着深层的思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约里奥—居里于1951年6月的一天,约见了在居里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即将回国的中国科学家杨承宗,对他说:“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 1951年8月杨承宗回国后,即通过钱三强和丁瓒等,向中共中央转达了约里奥—居里的忠告,这对中共中央下决心打造中国自己的核盾牌,起到了积极作用。

没有邓稼先、郭永怀、程开甲、于敏,我们可能到现在还要活在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之中。我们如果没有这把利剑在手,就不可能在强敌环伺到时代搞建设、谋发展,自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世界就清净了许多。

苏联的核弹是来自于美国科学家的泄密,中国的原子弹尚且有苏联专家早期的帮助,但中国的氢弹研究完全是一张白纸,从无到有,彭恒武说过:“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他没有老师。”从理论,到构型、设计,再到试验,完全是白手起家,无中生有。

不到五年的时间,在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于敏拿出了独一无二的“于敏方案”。那时候,他打电话用暗语对邓稼先说:“我们几个人去打猎,打到了一只松鼠……”

在氢弹试爆前,于敏和陈能宽两个人一字一句背诵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终于1967年6月17日的罗布泊上空,中国的太阳升起了。

为万世开太平,中华五千年历史,只有他们做到了!

更看谋略称筹幄

1986年,于敏对世界核武器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核战斗部的设计水平已接近极限,再多做核试验,其性能不会有很大提高。为了保持自己的核优势,限制别人发展,他们很可能会加快核裁军谈判进程,全面禁止核试验。倘若那时我国该做的热核试验还没做,该掌握的数据还未得到,核武器事业可能功亏一篑。

于敏向邓稼先表达了自己的忧虑,邓稼先也有同感。于敏建议上书中央。于是,由于敏起草,邓稼先修改,胡思得执笔,向中央递交报告,希望加快热核试验进程。

后面发生的事果然如于敏所料。1992年,美国提出进行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那次上书为我国争取了10年的热核试验时间。96年后,中国政府承诺不再进行核试验。

接着,于敏又提出,用精密计算机模拟来保证核武器的安全、可靠和有效。这个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这次上书建议可以与原子弹和氢弹技术突破相提并论。不然,我国的核武器水平会相当低。”胡思得直言。正如宋朝诗人吕声之诗中所言:“更看谋略称筹幄,会见精神坐折冲”。于敏的谋略,“折”掉了美国的阴谋。因此,于敏又被视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战略家,从某种程度上看,他甚至做到了像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料事如神。

为万世开太平,他做到了

直到许多许多年以后,我们才知道于敏的名字。

于敏先生,30年隐姓埋名,连妻子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大家想一想,他是不是很像《三体》中那位手握剑柄,面对一个强大世界的守护者?

谁终将声震天下,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划破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