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看五千年不如前看五十天

后看五千年是背书是记忆,前看五十天是创造是创新。

一、后看五千年是学习历史,学历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总结经验教训。单纯的为了记忆历史,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由于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运动轨迹,是已经发生过的,不能再有丝毫更改,是既成事实。但是由于记载历史的版本不同,写历史的主观态度不同,史书并非历史事件的一成不变的回放。即使如此,历史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产物,总体上符合曲线运动的进化规律。

科技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历史轨迹,记录还是比较客观的。科技史是科学技术进化的记载。对其记载很少掺杂个人感情,基本上符合实事,不足部分是个别技术失传,还有一些不重要的民间技术可能没有收录价值而遗漏。总体来看技术的收录是客观的,只是全面性稍有欠缺,大的发明绝对不会漏掉。

对于社会发展史,普通人只是学习,很少能够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运用到社会中去,只有很少部分领导人才有这个机会,平常人能在理论上学会辨是非,知兴衰,学习古人追求上进的精神基本够了。主要作用是培育社会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坚强的凝聚力,统一的是非观,荣辱观,基本上是伟人的实践工具。

科技则不同,发明的是产品,是方法,人人都可以参与。科技照样遵循着自身进化的规律,新技术不断淘汰老技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技术的整体更新换代。

二、无论是人类历史还是科技发展史,如果不能超脱历史,而是把历史经验当成了丝毫不能改变的定势思维,后看五千年,还不如不看,还不如从零开始。但现实的人又不可能脱离历史,这就需要超越时代,超越自己。要超越时代的人在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寥寥无几。

1、思想能够穿越时空几千年 ,到今天还大放异彩的就那么几位:中国的姜子牙,老子,孔子,孙子等人,欧洲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就宗教理论而言 ,最深沉的是释迦牟尼的佛经。近代中国基本上没有理论大家,欧洲的马克思主义是当时哲学的最高阶段 ,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人超越。像卢梭,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只适应资本主义阶段,生命力几百年而已,当然也属杰出人物。科学家的理论更新换代比较迅速 ,比如,达尔文《进化论》,哥白尼《日心说》生命力没有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相对论》长久。这些理论都是指向未来的,有些发明创造,只是一个环节,经不起时间的洗涤,很快被更新掉了。不管如何,任何新思想,新发明都是指向未来的,只是层次的区别。

2、智能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这是生产力质变的标志。既然生产力发生了质变,它要求生产力的结构形式也要发生根本变革。这个结构形式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即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如何设计社会结构呢?当然是根本创新经济学。这是指向未来的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的设计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论还没有变为现实,已经过时淘汰,至多是一步台阶。

3、交通事故,交通污染,交通拥堵,交通浪费,加上城市化迅猛发展,已经迫切要求城市结构必须根本优化设计。因为几万人的小城市,古代蓄力为主的牛马车辆,城市结构是否优化意义不大。水漫街,电线,电缆,下水,上水的复杂程度,随着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的崛起,迫切需要优化地下设施的结构,再也不能胡挖乱掘了。设计城市地上地下结构必须千年万年无需根本调整,这是系统成熟阶段的共同特征——稳定。银河系稳定多少亿年了?地球稳定多少亿年了?这是一切系统的共性。资本主义阶段是系统活动的高潮阶段,接下来就是稳定阶段的开始,就是科学结构的根本创立。

4、其余的是为生产力服务的技术。都是台阶 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是多变的内容与稳定的结构的本质区别。当生产力发展到临界点的时候,社会结构与城市结构才会根本改变。这些技术,包括核聚变技术,基因技术与克隆技术 ,电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 ,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量子计算技术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