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宣亞收購的映客今日赴港路演,分眾傳媒和B站成為基石投資者

6月27日,國內直播平臺映客在香港舉辦投資者推介會,並宣佈在香港聯交所的主板的上市計劃。

映客此次計劃發售302340000股股份,其中包括售香港發售股份30234000股股份及272106000股國際發售股份。每股招股價介於3.85港元至5港元。將於明日(6月28日)起招股,7月4日定價,7月11日公佈配售結果,7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以每手1000股開始進行買賣,股份代號為3700。超額配股權不超過合共45351000股股份,相當於初步發售股份總數的15%。

不計超額配股,映客此次IPO募資額為13億港元至18億港元。基石投資者為分眾傳媒和B站。所募資金將用於豐富產品內容、開展營銷活動以及戰略投資等方面。

按照募資額來看,映客的最高估值為105億港元,約合88億元人民幣,對比美股上市的虎牙(450億人民幣市值),映客估值不算高。

沒被宣亞收購的映客今日赴港路演,分眾傳媒和B站成為基石投資者

從映客當下的規劃來看,映客未來聚焦三個方向:廣告業務拓展、娛樂產業鏈化和多元化行業滲透,這也將是映客短、中、長期的成長空間所在。

現金流優勢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7年,在中國的移動端直播平臺中,映客的活躍主播為250萬人,排名第一;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9.4億元,市場佔有率為15.3%;季均付費人數250萬,排名第二。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活躍用戶數攀升至2525萬人,自去年第二季以來持續提升,而平均月付費用戶數量亦已持續兩個季度實現增長,達到72.9萬人。付費用戶的充值金額亦同比上漲,其中月均每付費用戶充值金額更同比從202元(人民幣,下同)大漲近1.67倍至540元,說明了映客的變現能力穩中有升。

這就是映客簡單但有效的盈利模式:提供平臺,主播表演,用戶充值。反過來又給平臺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

沒被宣亞收購的映客今日赴港路演,分眾傳媒和B站成為基石投資者

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映客經調整純利分別為人民幣150萬元、人民幣5.68億元及人民幣7.92億元,2015年至2017年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229.1%。

連續三年盈利,這或許是映客敢於當下赴港IPO的底氣所在。

據透露,本次發行完後映客手握超30億人民幣的現金,未來將用於業務擴張以及投資併購。

廣告將成盈利增長點

從業務結構上看,映客目前高度集中於直播收入,廣告和其他收入佔比不到1%。

沒被宣亞收購的映客今日赴港路演,分眾傳媒和B站成為基石投資者

今年,映客成立了廣告銷售團隊,在年度選秀活動《櫻花女生》中,映客引入了碧生源品牌作為贊助商,戰略合作國內運動品牌喬丹體育。說明廣告業務已逐漸開啟。

映客6.0改版之後,力推平臺社交化,如"動態"、"關注"等標籤的前置,本身也拓展了多維場景,帶動廣告承載量和效果的提升,廣告收入也必然會成為直播收入之外的盈利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