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楷為避免與父親競爭,獨闖新加坡,成為保險業龍頭

李澤楷初入商界,雖然資金雄厚,但畢竟商界經驗較少,在投資日本時差點破產。幸虧父親李嘉誠及時出手相救,才得以存活下來。在日本栽了跟頭之後,李澤楷決定進軍新加坡,至於為什麼投資新加坡,李澤楷向外界做了說明。

首先自己的盈科發展業務範圍主要是通訊技術的建設,這些業務與父親和記黃埔公司業務重疊。為了避免自己公司競爭,李澤楷選擇不再香港開展業務,所以投資新加坡。其次李澤楷天生一股不服輸的精神,不願在父親的庇護下成長,而在香港都知道他的身份,無論如何都不能完全擺脫父親的影子,所以他選擇離開香港擺脫父親的庇護。

李澤楷為避免與父親競爭,獨闖新加坡,成為保險業龍頭

在李澤楷剛剛踏足新加坡的時候,就引起了香港媒體的報道,有人向新華社香港分社打小報告。說在80年代,李嘉誠通過長子李澤鉅走資加拿大,現在又通過其次子走資新加坡。不過熟悉李嘉誠的新華社官員對這些留言並不在意,因為他們知道李澤楷投資新加坡純粹是商業行為,對香港社會沒有什麼傷害。

當時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李澤楷進軍房地產並沒有什麼作為。眼看在地產界沒有太大的成就,李澤楷決定轉變經營方向,於是盈科集團開始進入保險行業。李澤楷斥資6億港幣,收購新加坡的海裕亞洲51%的股權。由於成為海裕亞洲最大的股東,由海裕亞洲控股的香港鵬利保險也成為囊中之物。

李澤楷為避免與父親競爭,獨闖新加坡,成為保險業龍頭

在1997年的6月份,李澤楷任命他最欣賞的悍將袁天凡為鵬利保險的董事局主席,讓鵬利保險逐漸從弱小發展壯大。這一任命決定是非常漂亮的一步,首先能夠加強盈科保險的領導,二是將袁天凡負責他最擅長的領域更好的發揮他的價值,第三在香港的保險公司中,鵬利成為一個老、中、青全部都是中國人的領導班子,也是香港十大保險公司中唯一一個可以實現全華班的領導班子。

當時盈科收購鵬利的時候,鵬利已是一個瀕臨破產的保險公司。在盈科收購後,李澤楷的戰略是總公司不派人過來,還是由原來的行政總裁繼續管理公司,這個行政總裁就是楊梵城。楊梵城可以說是香港保險界的風雲人物,被人稱為保險界的“教父”,楊梵城在保險界已工作了大半輩子,從16歲開始就踏足保險界,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成長為香港第二大保險公司的總裁。

李澤楷為避免與父親競爭,獨闖新加坡,成為保險業龍頭

李澤楷雖然年紀不大,但他對人才是非常的重視,這一點可以說是向李嘉誠看齊。李澤楷非常相信楊梵城的能力,相信只要給他足夠的支持,讓他放手去幹,就能在不久的將來創造奇蹟。而楊梵城也非常佩服這位年輕的老闆,非常佩服李澤楷的精神和毅力。香港有錢人很多,但向李澤楷這樣超級富二代不靠父親,而是自立門戶選擇創業的不多,他有著創業家的拼搏奮鬥的精神。

就這樣,老闆與員工互相欣賞,使得李澤楷的保險公司發展很快,在李澤楷收購五年後,鵬利保險的市值翻了10倍。雖然鵬利保險不是香港最大的保險公司,確實發展前景最好的公司,在李澤楷的帶領下,也向國際保險巨頭的目標更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