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石界河镇邢士海:拒当贫困户,自力更生甩“穷帽”

争当贫困户不光荣,人要有志气,不能有依赖思想。虽然我家里条件不是太好,儿子的婚事也让人很焦虑, 但我知道脱贫要靠自己,不能等靠要。共产党就是一棵摇钱树,我们也不能厚着脸抱住不放。党的扶贫政策再好,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那也不顶用。做人要知足,要懂得感恩,要自立自强,给儿女们做个好榜样!"邢士海在脱贫故事会上催人奋进的话语引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邢士海是西峡县石界河镇核桃坪村的一个普通农民,现年67岁的他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家里有30余亩林地,种了150余棵山茱萸;还种了近万袋袋料香菇、三十穴天麻,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可谁又能想到,三年前,他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原来,邢士海一家在2010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7.24"洪灾,房屋、家当全部被洪水席卷而去,损失惨重。2011年,被评定为贫困户。通过危房改造、低保等政策扶持,加上一家人勤劳苦干,终于在2013年夏天住进了新房,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2013年底,他们家顺利脱贫。但是儿子邢彦召的婚姻大事却被这场洪水给彻底耽误了,1986年出生的他,至今未婚,在结婚普遍较早的农村,俨然已是"老龄"青年。眼看着儿子就要打光棍,老两口也是心急如焚。

刚过完2014年春节,邢彦召就不辞而别,只留下一片纸"我出门打工了,不用找我。"看着空荡荡的房间,邢士海只能暗自流泪。儿子这一走就是两年多,音信全无,随着老两口年龄越来越大,日子过得很艰难。

2016年4月,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山沟沟。在重新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时,有亲戚替他向村里反映了情况,村"两委"开会研究后将他定为重点核查对象。

然而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邢士海找到村支书,提出不当贫困户。村干部劝他说,你们老两口年龄也大了,干活不方便,儿子也不在身边,日子那么艰难,为啥不愿意当贫困户。他回到:"我们两口子虽然60多了,但还能干活,不想给政府增加负担。再说,彦召不在家,万一哪天领着女朋友回来,看见自家成了贫困户,他还怎么抬得起头。我相信靠自己好好干,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邢士海就是脑子缺根筋。

邢士海提出不当贫困户不是心血来潮,他有自己的致富门道。"我们俩年龄大了,上山摘枣不方便,但可以种香菇、种天麻。"2016年,他拿出多年的积蓄,种了6000袋袋料香菇、10穴天麻,经过两年多的摸索,目前家中香菇种植规模近万,天麻30余穴。仅此两项,每年就收入6万余元。邢彦召也跟父母报了喜,在外工作稳定,月收入4000多,还谈了个女朋友。幸福的生活正在向他招手。

人逢喜事精神爽。邢老汉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主动请缨做起了农村公路养护员,管护着8公里石烟公路,虽然每月工资仅有200元,他依然干的热火朝天。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要坚持巡逻一遍,确保自己管护的路段干净畅通。

包村干部刘占怀常说:"邢士海不仅是贫困户学习的对象,也是所有村民自力更生的榜样。"

两年前,邢士海走在村里,乡亲们会在背后笑他傻:"拒当贫困户,错过了多少好政策。"如今,大家见面了都夸他能干:"靠自己本事脱贫致富,真不赖!"(薛红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