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志不穷 退伍兵不等不靠甩“穷帽”

近日,上杭县白砂镇分管扶贫工作的蔡洪昌来到大科村傅富先的农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池塘,一群鸭子欢快的拍打着翅膀,旁边的草丛里,农场主傅富先和妻子袁德英正在喂养跑山兔,他们的身影在农场里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看到老蔡来了,傅场主赶忙过来汇报“最近很多客户到我这里买家禽,半个月下来收入近5000元左右。”

人穷志不穷 退伍兵不等不靠甩“穷帽”

夫妻俩喂养跑山兔

原是债务累累的贫困户,几年间却成了致富带头人。不但甩了“穷帽子”,还被评为“龙岩市旅游示范户”和“五好家庭”,日子越过越好。妻子被评为省级巾帼妇女优秀代表,他则被当选为村党支部支委,当上了村里的扶贫协理员。他的脱贫致富故事激励了一大批贫困户。他就是上杭县白砂镇大科村傅富先。

不等不靠 特色养殖巧致富

傅富先曾服役于陆军某部,六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他吃苦耐劳,一往无前,说干就干的作风。退伍回家后,他打过工、做过小生意,2000年由于小女儿出生时前置胎盘缺氧导致脑瘫残疾,生活无法自理。夫妻两四处借钱,辗转求医,花费数十万元医疗费,债台高筑。大女儿在上大学,小女儿却丝毫不见好转,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然而,在困境面前,夫妻俩没有气馁,抢抓机遇、巧用政策、摸索路子,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致富路。

2012年,傅富先成为第一批参与激励性扶贫项目的对象,政府免费为其提供6只种兔、16只蛋鸡,还帮助申请了5万元小额信贷。他异常珍惜这难得的政策,整合山垅荒田,制定了生态养殖策略,并注册富达家庭计生农场。

为发展好家庭农场,他敢想敢拼,一面向银行贷款搞基础设置建设,一面积极参与 “雨露培训”,掌握“跑山兔”的养殖技术。根据自给自足,生态养殖的策略,在鱼塘沿线他承租了10亩地种植稻谷,农场还种植了玉米、地瓜、蔬菜等农作物,这些都成了鸡、鸭、兔子等的精品食材,不仅提高了成品质量,还大大节约了成本。

人穷志不穷 退伍兵不等不靠甩“穷帽”

鸡鸭满山跑

现在傅富先的农场有30多亩,“跑山兔”年出栏达3000多只,蛋鸡300多只,阉鸡500多只,鸭年出栏1000多只,鸽子50多只。因为品质上乘,他的农场打下了良好的口碑。

“这个月过来这里买家禽的客户接连不断,收入还不错。”袁德英感慨地说:“经过我们夫妻俩的努力,我们家的房子和农场像模像样了,虽然之前生活困难,但是只要自己内心强大,做什么都会有自信。”

饮水思源 “互联网+”助发展

为了解决农场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他不等、不靠、不要,主动融入市场,探索“互联网+”发展模式,积极与微商平台对接,并利用白砂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打造出“跑山兔”的招牌,吸引了多地客商前来订购,销售难问题迎刃而解。

人穷志不穷 退伍兵不等不靠甩“穷帽”

客户直接到农场订购

“现在成品销售根本不用愁,鸡鸭都不用拿到市场上卖,客户直接来农场订购,养一批卖一批,根本没有滞留。”傅富先自豪地说。

在市场销路打开后,他积极帮助其他贫困户回购滞销乌兔、鸡鸭等产品,通过自己的渠道帮助销售。同时,他还被镇政府聘请为技术服务队成员,针对2017年部分贫困户养兔过程中出现的死亡问题,积极入户走访排查整改。在他的努力下,今年该镇贫困户养兔死亡率下降了许多。

人穷志不穷 退伍兵不等不靠甩“穷帽”

旅游扶贫示范户

在白砂镇2018年第二届“情牵贫困户”嘉年华活动中,他作为脱贫致富代表现身说法,激励鼓舞了一批贫困户。

“太感谢党和政府了,不仅提供资金、项目和技术,还积极帮我的农场做宣传推广,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傅富先感激地说:“任何困难面前都不能气馁,尤其是作为一名贫困户,更要自食其力、自强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