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变身养殖户 自力更生摘“穷帽”

养殖户 陈广刚:“昆鹏,我给你报个好消息,我刚出一栏猪,有28头呐!生猪一斤16.3元,总6440斤,收入10.4972万块,净赚6万块哩!.....”3月26日,市应急管理局派驻尚店镇后岗村工作队队员李昆鹏,接到了帮扶户陈广刚的报喜电话。

贫困户变身养殖户 自力更生摘“穷帽”

陈广刚今年43岁,2015年因脑出血导致肢体壹级残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里丧失了主要劳动力,且因治病欠外债8万余元,还要常年服用慢性病药物,同时,家里的三个孩子还在上学,生活过得很是困难。

就在陈家苦苦煎熬时,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像一缕阳光,给他们一家带来了希望。2016年,经过精准识别,陈广刚家被列入尚店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妻子赵军辉被安排到村公益岗位就业,月工资798元,家里4人享受C类低保,每月可领低保金640元。随着各类扶贫政策的落实,陈广刚家的生活也渐渐好转。

贫困户变身养殖户 自力更生摘“穷帽”

养殖户 陈广刚:“我享受了党的这么多好政策,可我并不想戴上贫困户的帽子,我要闯出一条致富路来。”

原本对脱贫都没有信心的陈广刚,在扶贫政策的激励下,如今萌生了致富的梦想。在后岗村帮扶单位及尚店镇包村干部的支持下,2016年,村里为其免费提供两头猪仔,陈广刚便开始从事生猪养殖。

去年初,毛猪价格下跌到不足5元一斤,动摇了其继续养猪的信心,可不养猪,致富的道路又该何去何从?老陈一时很是犹豫。这时,驻村工作队员、镇政府包村干部陈立了解到陈广刚的思想波动后,经常上门跟他沟通谈心,鼓励其坚定信心做好养殖工作。

尚店镇副镇长、包村干部陈立:“我和应急局昆鹏同志来到他家,给他做工作,对他说你放心大胆的养吧,不论从资金还是销路上有啥问题,都可以对我们说,我们帮你协调解决,相信你通过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早日致富,早日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在他们的鼓励下,去年夏初时节,陈广刚壮着胆子,扩大了养殖规模,共养殖38头猪仔。规模扩大了,但是烦心事儿也来了。随着猪仔越长越大,饲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可家里又没有多余的资金购买饲料,驻村工作队和包村干部了解到实际困难后,帮助陈广刚申请5万元小额贷款,又联系畜牧局技术人员来到陈广刚的养殖场指导传授养猪技能。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为他的养殖场及时送去了84消毒液、酒精等防疫消杀物资,确保生猪养殖安全有序。

随着疫情的逐步散去,老陈的养殖场也是前途光明一片——近段以来,猪肉价水涨船高,陈家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他的养殖场已累计出栏36头生猪,收入12.8622万元,净利润7.4万元。目前猪圈存栏6头老母猪,13头猪仔,仅猪仔价值近3万元。

养殖户 陈广刚:“下一步,我打算再扩大规模,增加猪舍,期待着今年能够再多挣点钱,彻底脱贫摘帽!”

记者:益鹏洋 刘艳丽 通讯员:姚亚萍 编辑:杨冰清 审核:廉春霞 新闻热线:0375-7281999

贫困户变身养殖户 自力更生摘“穷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