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农喜见江口摘“穷帽”

9月20日,江口县闵孝镇新田村,83岁的李坤强取出家中闲置已久的拐棍,用干帕子擦了又擦,那黝黑的棍身和老木疙瘩手柄,油亮得似上了一层漆。

“都没用了还当个宝贝,一没事就拿出来擦,莫不是你还想拄棍?”老伴曾老妹在一旁打趣说。

“你就不懂啦,这拐棍我要当传家宝留给小的,一代代子孙们都要记住,我们农村是怎么变好的!”李坤强声音洪亮地说着,曾老妹笑眯眯地听着。

李坤强年轻时身子骨硬朗,但自从40多岁遭遇一场意外后,腿脚从此没了劲。“出门就是田坎土坡,没拐棍我走路都很恼火。”李坤强回忆道。那根如今被闲置在门后的拐棍,就是从那时起,陪伴了他40年。

新田村和所有偏远山村一样,交通落后,2016年以前仅有一条又窄又陡的泥巴路通到村口。如今,通往新田村的泥巴路变成了3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李坤强家门口的土坎小道,也变成了水泥联户路。路好走了,40年出行不离手的拐棍,在李坤强83岁这一年“下岗”了。

不仅如此,随着新田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村级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家家户户都有相应的产业带动。李坤强家就有油茶、生猪养殖、蜜蜂养殖和中药材四项产业带动,参与年底产业分红。

基础设施大提升、农业产业兴旺、人居环境大改善……2017年初,贫困县江口把脱贫摘帽正式提上全县扶贫工作日程,誓要通过一年的战贫攻坚,在2017年底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一年时间,全县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水泥路、100%建制村通客运车辆;10多万亩土地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打造生

态茶、特色水产、猕猴桃三大主导产业,中药材、蔬菜等增收项目,带动农民短期增收、长期稳收;实施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00多户,“五改一维一化”3万余户;完成2986户12392人易地扶贫……

农村发展追风逐日,农民生活翻天覆地。9月底,捷报传来,江口县各项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结果,达到国家脱贫标准。从此,贫困成为江口不复往返的历史记忆,一如李坤强老人那根“下岗”的拐棍,尘封,却又激励着前行者一往无前。(安慧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