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记者:盛戈)近年来,临渭区桥南镇坚持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结合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园、一村一项目”,目前10个贫困村村集体公司已全面运营,2019年全镇分红46.495万元,受益贫困户1152户4172人。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企业带产业、产业促增收的双赢发展局面。

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眼下正是年关,在畅家村柿子醋厂内,村民刘秋侠正在为新灌装的柿子醋贴标签,最近柿子醋销量不错,厂里正在赶制新的货品。刘秋侠是畅家村的贫困群众,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主要负责操作制醋的流水线,每月有了固定收入,也让她家在2019年成功脱了贫。

临渭区桥南镇畅家村村民 刘秋侠:在这工作一年多了,活也不是很辛苦,这些工作我基本都会操作,离家近,一月1800元,人在这工作也高兴,给家里能减轻些负担了。

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畅家村是临渭区桥南镇的一个普通小村庄,这几年,畅家村依托自身柿子资源丰富的优势,将不被村民看好的柿子“变废为宝”,酿造纯天然柿子醋,通过“公司+贫困户”的运行方式,畅家村走出了一条由村集体公司带头、支部+公司助力群众脱贫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公司年产纯天然柿子醋150吨,可实现经济收益60万元。

临渭区桥南镇畅家村党支部书记 畅任龙:今年柿子醋厂带动带动贫困户七户,其中五户是投入分红,每户是分2375元,今年的效益也很好,除过生产经营性支出,年收入达到六万余元,还带动了畅家村的村民交柿子,(村民)收入五万余元,给咱们村也办了个好事。

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近年来,桥南镇坚持“一村一园、一村一项目”规划,10个贫困村集体公司已全面运营,各村集体公司通过发展生猪养殖、苗木花卉种植、大棚蔬菜、绿色养殖等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累计带动646户贫困户脱贫增收,2019年全镇分红46.495万元,受益贫困户达到1152户4172人。

临渭区桥南镇人大主席 张东锋:依托当地特有资源,以党支部为引领,以市场化管理为主导,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产品销售,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带动贫困户增收。

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除了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桥南镇还依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契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工厂化管理方式经营农业,在桥南镇雨露社区的巧娘草编合作社里,几名妇女们正围坐在一起,编织形态各异的工艺品,贫困群众康会娃在这儿做草编领班,月收入1800元左右,加上其它收入,2019年她脱了贫。

临渭区桥南镇巧娘草编合作社领班 康会娃:给她们教的她们也能学到手艺,也能挣到钱,对我来说我也开心。

巧娘草编合作社由非遗项目“临渭草编”传承人陈春苗创办,合作社通过收购麦秆和玉米皮编织成工艺品售卖,进而帮助群众增收,2019年,合作社新搬到镇上的社区工厂后,覆盖面更广,带动了周边500余户群众就业,其中贫困户就有300多户。

临渭区桥南镇巧娘草编合作社理事长 陈春苗:新厂是给巧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地方,起码能容纳人了,展厅啥都做到位了,在桥南这块,把雨露社区以及周边的留守妇女大多数都发展起来了。

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据了解,近年来桥南镇按照“企业+”模式,先后支持辖区谦顺核桃厂、恒然四季电商、巧娘草编合作社草编等民间经济组织及企业,累计带动贫困户1452户致富增收。通过开展订单销售、产业托管、增加务工等,建立电商扶贫服务站,销售本土猕猴桃、土蜂蜜、土鸡蛋、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拓宽贫困户产品销路,以企业带动农户的形式,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临渭区桥南镇人大主席 张东锋:2020年,我镇将按照四不摘要求,继续加大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一是在三产融合上再提升,围绕产业兴旺,加快产业发展,巩固脱贫增收,二是在人居环境改善上再发力,围绕生态宜居,不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三是在乡村综合治理上下功夫,围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桥南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达到生活富裕。

临渭区桥南镇:产业发展做支撑 助力群众摘“穷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