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掌故:客家人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葛藤?

客家文化掌故:客家人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葛藤?


客家文化掌故:客家人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葛藤?

客家人(尤其是客家祖地寧化人)端午節門前掛葛藤的習俗源於客家祖地寧化石壁葛藤坑。據考證,這一傳統習俗與黃巢起義的故事有關聯,並從中反映出客家人重情重義的樸素情感。

客家文化掌故:客家人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葛藤?

故事是這樣的:據傳,唐朝末年,黃巢率領起義軍馳騁江南,戰禍延及寧化石壁。為了躲避戰亂,有一石壁婦女攜帶兩個小孩逃難,路上剛好遇到黃巢。黃巢見她把年紀大的孩子揹著走,而年紀小的孩子卻是牽著走,感到很是奇怪,便問婦女是什麼原因。這位婦女回答:聽說黃巢老爺造反,到處殺人,百姓驚惶奔走。這年紀大的是我的侄兒,他的父母已在逃難中身亡,留下這根獨苗,萬一有個閃失,就斷了香火,因此,我揹著他走;這個小的是我的親生兒子,為了保護侄兒,也就顧不上他了。”

客家文化掌故:客家人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葛藤?

黃巢聽了很受感動,便安慰她說:“不要怕,你趕快回去,把黃葛藤掛在家門口,便可保全家安全。”黃巢隨即下令全軍將土,凡遇見家門口有懸掛黃葛藤者,一律不準侵犯。這位婦女隨後知道向她問話的就是黃巢,便急忙趕回家,動員村裡人都割黃葛藤,懸掛在村莊的路口和各戶的家門口,於是保護了整個村莊及全村百姓的安全。

客家文化掌故:客家人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葛藤?

村民為慶幸此舉,便把村名改叫“葛藤坑”(有的史料亦稱葛藤村),此後每年到了那個時候,大家也照樣把葛藤在家門口,終於成了風俗。現在,客家人每年五月初五端年節仍舊把葛藤掛在門上,據說就是這個原因(據陳運棟《客家人》)。葛藤坑,今稱南田坳,距石璧村10華里。前幾年,還有人根據客家祖地的這一傳說,專門寫了劇本《葛藤凹》,並能拍成電影。

客家文化掌故:客家人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葛藤?

影視作品《葛藤凹》拍攝現場

客家文化掌故:客家人為什麼端午節要在門前掛葛藤?

本文來源:客家祖地石壁叢書《寧化掌故》,餘保雲/編著。

注:寧化縣誌辦編,《客家的第二祖箱一寧化石壁》, 1987 年6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