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爲什麼被稱爲「客家人」嗎?

“客家”是中華漢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個支系,另外七大民系分別為:北方、吳、贛、湘、粵、閩北、閩南等,這八大民系是地域與時代變遷的產物。與其他支系不同,客傢俱有顯著山區少數民族特徵。

客家之根在漢族,是北方漢人南遷移民的一支。其源於秦徵嶺南融百越時期 ,受魏晉南北朝“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唐末五代“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兩宋後期金人南下肆虐、蒙古入主中原及農民揭竿起義等戰亂因素,以及清朝“西進運動”中著名的“湖廣填四川”、天平天國運動等的影響,客家先民開始或大或小的南遷之路。此外,中原漢人也有因天災自然資源(旱災水患、人多地少)南遷者,也有因人禍或其他原因而南遷者,如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避禍等。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被稱為“客家人”嗎?

遷徙過程中,他們逐步往山高林密人少的江南地區遷移,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形成“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特點,客家人也被稱為“丘陵上的民族”。在遷徙中部分漢族居民定居於粵贛閩三地交界處,與當地畲、瑤、侗民族的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經過千年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當然,客家人還在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遷徙,並最終成為漢民族中一支遍佈全球且人文特異的重要民系族群。

“篳路桃弧輾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曾在詩中描寫了客家先民原來中原故土,歷經磨難艱辛南遷的史實。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被稱為“客家人”嗎?

目前,客家人是世界上分佈地區最廣、人口最多的民系之一。除了江西、廣東、福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外,四川、湖南、臺灣、香港、澳門以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都有旅居的客家人。據學者保守估計,客家人口總數達到8000萬以上。

土樓、圍龍屋、殿堂式圍屋是客家傳統的居民建築,其中以圍龍屋是客家人最為典型。它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

你知道自己為什麼被稱為“客家人”嗎?

客家人的主要語言是客家話,它保留部分古漢語、畲語發音,但它本身是民族多語言融合的產物。客家方言按其口音的不同主要分成三大類即嶺北、嶺南、槎語。曾作為太平天國官方語言。客家文化既繼承了古代漢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嶺南文化和土著畲族、百越文化等。

客家小知識:

1.客家基地(大本營):贛閩粵地區

2.客家通衢:石城

3.客家搖籃:贛州

4.客家驛亭:石壁

5.客家首府:汀州

6.世界客都:梅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