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當代年輕人的貸款消費觀念?

愛痛纏綿


超前消費其實是經濟前景好的消費形式。只有在市場前景利好,能保證穩定的收入的時候才會正常出現超前消費,如果入不敷出,或收入不穩定沒有人願意透支未來收入。

但現在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的超前消費行為是不理智的,同時代價非常大,不僅給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同時對年輕人的身心影響也非常巨大。

現在社會風氣比較浮躁,不分年齡層次,都希望快速掙錢,或輕鬆掙錢,這與現在電視劇裡的醜小鴨變鳳凰一類的劇情有著直接的關係,同時互聯網上的居心叵測人的肆意宣傳也一定的關係。年輕人因為社會經驗的不足,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同時與物質極大的豐富也有一定的關係。

希望淨化信息傳播渠道提供的內容,同時從社會層面降低浮躁,做人還是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去走,少點一夜暴富的宣傳,同時所謂成功人事的自傳或宣傳少點,成功不可複製,只有失敗可以借鑑。


尚小仙的賊船


消費觀是指人們對消費水平、消費方式等問題的總的態度和總的看法。

年輕人初涉社會,大多數經驗少,底子薄,又經常受到各種的消費誘惑,再加上近些年興起的大量消費貸款的出現,助推了年輕人的提前消費生活方式,即貸款消費。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普遍的窮,物質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年輕人相比老一輩人對生活的需求標準和品質也越來越高,消費也越來越大。而消費的能力,並沒有增加。所以造成當代年輕人揹負著車貸、房貸等問題。

那麼到底該不該貸款提前消費呢?

我們的建議:適中為好。

根據自己的還款能力,可以貸款消費,例如貸款買房、買車,購物等等,這樣邊享受生活邊還款;假如不具備還款的能力,那就千萬不要自施壓力,搞得精疲力盡,得不償失。

對年輕人消費的幾點建議:

1,理性消費

其實消費行為始終受到消費心理的影響,例如:從眾心理、攀比心理等會促成消費者的不理性消費,切記在消費中注意避免盲目從眾。儘量避免情緒化消費,由於一時頭腦不冷靜而造成浪費。要堅持從個人實際需要出發,理性消費。

2,綠色消費

我們國家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年輕人也應該從自身出發,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去從事綠色消費,即:節約資源,減少汙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複使用,多次利用;做個綠色消費者。

3,適度消費

我們的消費要用之有度。

首先,要做到消費支出應該與自己的收入相適應;

其次,在自己經濟能力範圍之內,應該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

第三,適度的消費也充分發揮了消費對生產的帶動作用,促進我們國家經濟更好的發展。

再列舉一下年輕人貸款消費的好處和弊端:

好處:

第一,從消費者角度講,主要是滿足了消費者的生活需要,提高度消費者的生活質量;

第二,從生產和消費的關係上講,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特別是經濟進入了買方市場後,消費對經濟的反作用更為突顯;

第三,從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宏觀調控政策來講,在發揮消費對生產的拉動作用中,貸款消費起到了推動作用。

弊端:

第一, 提前貸款消費佔用了年輕人未來的收入,從而制約了將來的投資和其他消費行為.

第二, 增加你的消費成本,例如買房,現付和分期支付,支付金額是後者大於前者的.

第三 ,還會增加自身心理壓力,提前消費了,以後有個什麼大事小情,無力應對,怎麼辦?

第四,就是收入的持續性問題,一般的上班族,你敢亂跳槽嗎?只有持續性的收入,才能支撐年輕人的提前消費行為。

國家為我們帶來的和平盛世,異彩紛呈,我們享受其中,年輕人的消費觀需要恰到好處,既能為社會經濟建設添磚加瓦,又能給自己不斷提升的生活質量,帶來無限美好!

希望我的建議,對過度提前消費和不敢提前消費的年輕人,帶來幫助。


悅梨


貸款消費主要以80、90後這兩代年輕人為主,因為這兩代人是在消費信貸大擴張的環境下成長和生活的,無可避免地受到提前消費的理念的影響。據某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90後人均負債12萬,是人均月收入的18倍,債務已經成了這一屆年輕人的嚴重負擔。不少人因此陷入債務泥潭,個別人甚至走上輕生之路。

尤其這次新冠疫情暴露了相當一部分人群脆弱的資金鍊,僅僅宅在家裡不到兩個月時間,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人通過社交媒體在訴苦各種貸款逾期了。這裡面就以80、90後為主。而且隨著疫情使得經濟進入收縮期,降薪裁員讓相當一部分人失去了賴以維持資金鍊不斷的收入來源,顯然,靠貸款消費已經難以為繼了。這也充分說明,我們有必要重新扭轉這種過度提前消費、不重視儲蓄的理念和行為。

事實上,要完全放棄提前消費是很難做到的,整個社會環境都是建立在負債驅動型的發展模式下,尤其是年輕人都已經被信用卡和各種消費金融、網貸平臺培養了消費習慣,而充裕的物質商品、便捷的網購方式等等又為其提供了消費衝動。因此要想擺脫這種月光、負債消費的生活模式,首先就必須重視儲蓄。具體做法是可以強制自己儲蓄,每個月硬性存一筆錢,可以是定期儲蓄也可以是基金定投,變“儲蓄=收入-支出”為“收入-儲蓄=支出”。實際上這也是在節流。

其次,就得想辦法開源。再怎麼節約,當到了一定的人生階段,有些開支也是無法避免的,比如子女的教育費用、父母的贍養費用等,那麼這個時候就必須想辦法廣開財路,增加收入。比如,現在流行副業剛需,除本職工作外,還可以再去兼職。現代互聯網條件為此提供了充分的機會,就看個人能不能擺脫思維定式的影響,去嘗試一些新的工作機會了。

所以,並不是不能貸款消費,關鍵在於適度,在於控制負債率。當然,更有必要的是重視儲蓄,尤其是在經濟即將進入收縮階段,要做好過緊日子的打算。只有合理負債和儲蓄,才能避免現金流危機,才能避免生活失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