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清末不少客家人下南洋謀生,客家地區商貿有所發展。興寧更是因為輻射贛南、閩西的區位優勢,當時有“小南京”之稱。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興寧西河橋,對面是鹽鋪街店鋪,攝於1905-1930年間。鹽鋪街是清末興寧最繁榮的商業街之一,鹽販雲集,鹽鋪多過米鋪,連街名都叫做鹽鋪街了。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推測是興寧的街景,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梅縣的墟市入口,“人之有恩,可念不可忘。人之有仇,可忘不可念”,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仙人粄的小攤,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小吃的客家婦人,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客家豆腐的老人,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豆乾,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毛筆、墨水和紙張的小攤,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米的客家農夫,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木製水桶的店,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陶罐、水缸的攤檔,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小吃甜品的小攤,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梅縣的牛市,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梅縣,賣藥的小攤,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梅縣賣豆腐的小攤,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江邊賣水果的小攤,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學校旁賣水果、玩具和食品的小攤,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花生的客家老婆婆,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小雞被竹籠裝著用2-3天的時間運到梅城賣,遇到河流就會把籠子放在淺水裡,這樣小雞就不會渴死。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賣柿子的客家婦人,攝於1905-1930年間。


一百年前,客家人的商業是怎樣的?

興寧,商人在寺廟裡齋戒禱告,攝於1913-1929年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