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鼎匕赏析

鱼鼎匕赏析

鱼鼎匕

战国早期,残长18.87厘米。传山西浑源出土,原由罗振玉收藏,现在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椭圆形匕首,浅弧形内凹,长柄扁平,柄与匕头连接处向上斜曲。柄残断成三截,中缺一小段。正背面有错金铭文,现存36字。铭文字体接近山西侯马盟书。匕为小器,有较长铭文者非常珍贵。该式样的匕在山西原平塔岗梁等地屡有出土,可以作为是晋人之物的证据。

古人以鼎为锅,以匕为勺,鼎匕配合使用。从铭文看,此匕所配之鼎是烹鱼的鼎。

该匕先后收录于《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吉金图》、《三代吉金文存》、《小校经阁金文》、《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等著作中,王国维、郭沫若、李零等学者进行过考释,研究者之间尚有较大分歧,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是将铭文内容视为带有巫术色彩的“诅咒辞”。

鱼鼎匕赏析

鱼鼎匕赏析

传世鱼鼎匕拓片及铭文拓片


以下选取两种对铭文的释读:

其一

鱼鼎匕赏析

选自詹鄞鑫《考释》


大意是说,蚩尤水族之民,堕入王的烹鱼鼎。要警惕呀,尔等出游的水虫!下民无知,拿捏着蚩尤的命运,薄命的堕入羹汤。尔等急急忙忙往来出入,可不要处在这样的地步!

其二

鱼鼎匕赏析

选自李零《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铭文大意是,从前有个糊涂人,掉进王的烹鱼鼎,留下告诫说:要小心呀,你这四处游荡的水虫!下届之民无知,请看蚩尤的下场。若被用来做鱼羹,将在鼎中受煎熬,一回儿沉下去,一回儿冒上来,无所逃死。

2010年山西又发现一件“鱼鼎匕”。

鱼鼎匕赏析

新见鱼鼎匕铭文拓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