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悲歌(上)

南明悲歌(上)

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农民军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大明统一政权宣告灭亡,南明时代宣告开始。然而南明政权却并没有像南宋政权那么幸运能够继续在南方维持数百年,仅仅只坚持了18年便彻底丧失大陆政权(郑成功及其后裔攻占台湾后继续奉永历为正朔,1683年,延平郡王郑克塽降清,清军占领台湾,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标志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的覆灭。)。前后18年间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了抵抗满清的政权。包括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王监国、绍武政权及永历政权。1661年(历十五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索求永历帝,十二月缅甸国王将永历交于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其子等被吴三桂处死于昆明。大陆最后一个由明朝宗室建立的政权覆灭,大陆汉人从此被满清统治。南明政权虽然短暂,但发生的事却很多,给汉人带来的灾难数不胜数,这注定是一个充满悲情的时代。

南明悲歌(上)

弘光政权

弘光政权(1644—1645)是南明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创建者是第二代福王朱由崧(万历皇帝第三子第一代福王朱常洵嫡长子),定都南京。疆域包括长江以南各省份,拥兵数十万。

崇祯皇帝自缢后,他的三个儿子不是被杀就是失踪,导致大明没有法定继承人。在南方的大臣决定在其他宗室中拥立一位宗亲成为下一任皇帝,领导南方军民重整旗鼓挥师北伐消灭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对抗此时关外的满清政权,收复国土重震国威。当时南方幸存的皇室宗亲中有三位藩王与崇祯皇帝的血缘最亲近,一位是潞王朱常淓(神宗弟弟朱翊镠之子 ),一位是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再一位就是福王朱由崧(神宗第三子朱常洵的嫡长子)。最终在手握兵权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江北四镇的拥护下朱由崧登上皇帝宝座。应该说此时是南明时期处境最好的时期,虽然北方沦陷但弘光政权仍有南方半壁江山,拥军数十万。而且明末战乱战争主要发生在北方,南方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李自成虽然在北方建立了大顺政权,但此时受到了关外满清政权的威胁无暇南顾,如果此时弘光政权内部团结,弘光皇帝发奋图强抓住有利时机挥师北伐,我想收复国土御敌于外应该不成问题。可事与愿违,看似强大有所作为的南明政权却仅仅坚持一年就覆灭了,弘光皇帝也被满清俘虏最终遇害,实在令人叹息。

南明悲歌(上)

弘光政权之所以覆灭的如此之快,我总结了以下原因。1、皇帝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不思进取。2、武将嚣张跋扈只顾一己之私,不听号令,遇敌不阻乐于内耗,贪生怕死。3、文官乐于党争,遇敌无气节。4、国策失误。

一个国家的命运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领袖的能力,特别是在危难时刻。很明显弘光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即位之后不是想着怎么发奋图强,团结大臣军民,重震国威而是想着怎么贪图享乐,整天纸醉金迷,不理朝政。重用奸佞疏远忠臣,导致大权旁落。他上位伊始就在南京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在民间挑选民女充实后宫,生活奢侈。政治上宠信马士英,阮大铖等奸佞疏远史可法等忠臣,听不进忠言,毫无作为。乱世中这样的一位皇帝要是能力挽狂澜解救万民于水火那也是见鬼了。国家的强盛还得依靠文官武将的紧密配合,然而弘光朝廷的文臣武将们也并未做到这一点。乱世之中最重要的还是军事,先说说弘光政权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有武昌的左良玉号称拥兵80万(实际上能战者不过数万),江北四镇军阀,刘良佐,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共计拥兵约12万,还有南京本部军马约10万。再加上其他各地军马数十万。看兵力人数实在不少,但这么多士兵却没有多少真正愿意效忠弘光政权的。各地将领不尊朝廷号令甚至相互攻伐,例如左良玉因为不满马士英,阮大铖掌握朝纲掀起了内战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率军顺江而下攻打南京,马士英也不甘示弱命令江北四镇放弃防务调兵抵抗左良玉,最终左良玉部作战失利左良玉本人也忧郁而亡,余部由其子左梦庚统辖。正在双方内战激烈之时,清军乘虚南下灭明很快攻下了南京,弘光皇帝出逃最后还是被俘。打内战的几个军阀中左梦庚,刘良佐,刘泽清率部降清,高杰被部下所杀余部降清,黄得功与清交战力战而亡。真是可悲身为武将本该保家卫国,可他们打内战舍得拼命,遇到外敌大多却选择投降,真正能为国尽忠者少之又少。当然这些都是军阀,真正愿意为国尽忠的正义之士也还是不少的。例如镇守扬州的督师史可法和扬州军民死战不降,这才有扬州十日的悲剧。还有不满清军残酷统治而奋起反抗的嘉定百姓,这才有嘉定三屠的悲剧。还有许许多多反抗清廷残酷统治而发生的悲剧,虽然这些反抗最后都失败了但这些斗争却彰显了我们汉人不屈服的精神。一个国家的国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本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弘光政权之所以很快覆灭与其基本国策有着重大关系。当时弘光政权的国策是“联虏平寇 ”即联合关外的满清政权消灭李自成、张献忠等为首农民政权,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失误。首先在当时满清属于异族从一开始就想着是入主中原消灭汉族政权奴役以汉族为首的其他民族,而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政权说白了是属于汉族政权的内斗,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旦遇到外族入侵汉族政权应该放弃先有矛盾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二者当时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北方与满清政权交战失利在很短的时间就丢失了北方大片领土,此时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相对满权政权都属于弱势,当两个弱者面对一个强者时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弱弱联合共同对抗强者或许还有赢得机会,一旦弱的一方与强的一方联合共同对抗另一个弱的一方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两个弱者都被强者打败。历史上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北宋与金结盟对付辽国最后北宋和辽国都被金国消灭,再如南宋与蒙古结盟对付金国结果南宋和金国都被蒙古消灭。所以说“联虏平寇 ”的国策实在是一大失误。

南明悲歌(上)

隆武政权

隆武政权(1645—1646)是南明的第二个政权,其建立者的唐王朱聿键(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 唐王 朱桱的八世孙,祖父是唐端王 朱硕熿,父为唐端王之子 朱器墭,母宣 皇后毛氏 。)他于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丁未,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于福州监国称帝,并迅速得到各省的承认。定都福京(福建),年号隆武,统治疆域大致包括今天的福建、湖南 、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隆武帝是南明这几个政权中最有作为和抱负的皇帝,但无奈其是被郑芝龙拥立的所以从登基时起就被郑氏集团所控制权利被架空,空有一腔抱负无以施展最终实力太弱寡不敌众以及郑芝龙的出卖在与清军的交战中被清军杀害。他的结局实在令人惋惜,看来一个人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能力还得看自己身处的环境如何天意如何。

虽然隆武帝执政生涯短暂,但他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政治上将弘光朝“联虏平寇 ”的错误国策改为有“御虏“为主,有意联合其他势力共同抗清,还消除党争、关心百姓;军事上出师北伐。应该来说隆武帝做的已经不错了,奈何还是事与愿违惨遭失败。

我觉得隆武政权之所以覆灭的这么快,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郑芝龙的背叛。郑芝龙原是东南沿海的一个大海盗,后来被朝廷招安任命为福建总兵。要说本事郑芝龙这个人还是有的,在17世纪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与明朝封闭海疆的背景下,他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周旋于东洋及西洋势力之间,并且在台湾海峡抗击及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的第一人。但这个海上霸主最在乎的还是自己个人的利益,对于忠君报国不是太看重不愿意为隆武政权尽忠。这点从他拥立唐王朱聿键登基后就独揽朝廷大权,不把隆武帝放在眼里不尊其号令就可以看出。在清军逼近福建时他在清廷的威逼利诱下选择了放弃抵抗投降清朝,但最终也没有落下好下场因为其子郑成功坚持抗清的缘故于1661年被清廷处斩。

隆武帝最后的结局太过凄惨,但他表现出了一个皇帝应有的尊严。由于清军大举南下而隆武政权主要依靠的军事力量郑芝龙的军队选择放弃抵抗任由清军攻城略地,1646年(隆武二年)8月21日,隆武帝逃出延平,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如此危难紧急关头,酷嗜读书的隆武帝仍然“载书十车以行”,边逃边读,边读边逃。小路狭隘,书又沉,更拖慢了诸人的逃跑速度。到汀州城外时被清军追上,他带着曾皇后和随驾的周之藩等躲入关帝庙。清兵在门前厉声呼喝:“谁是隆武?”周之藩舍身想掩护隆武帝脱险挺身呼曰:“吾乃大明皇帝也”,清军群射之。周之藩拔箭,手杀数十人,最后脑后中箭,坠马被杀。将军熊纬督二十余人格斗,最后喉咙中箭而死。清兵也怀疑他不是隆武帝,进庙搜查,只见后门洞开,庙内空无一人,知隆武帝和曾皇后已从后门逃入汀州城内。到汀州时,隆武帝的随从仅仅五百人而已。隆武帝在汀州刚歇过一口气,转天凌晨,清军前锋统领努山命令几百个兵士穿上明军服装,打着明军旗号,直奔城门。汀州守军以为是败退下来的明军,让清军进程,清军一拥而入,俘获了隆武帝和曾皇后,并将他俩分别押入轿子送往福州。到闽江支流九溪边停下休息时,曾皇后猛然窜出轿子,哭喊一声,陛下宜殉国,妾先去了。纵身跳崖身死。朱聿键也几次想自尽,都因清兵的严密监守而未成,于是绝食而死在福州囚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