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悲歌(上)

南明悲歌(上)

公元1644年李自成領導農民軍起義軍攻破北京,崇禎皇帝朱由檢於煤山自縊,大明統一政權宣告滅亡,南明時代宣告開始。然而南明政權卻並沒有像南宋政權那麼幸運能夠繼續在南方維持數百年,僅僅只堅持了18年便徹底喪失大陸政權(鄭成功及其後裔攻佔臺灣後繼續奉永曆為正朔,1683年,延平郡王鄭克塽降清,清軍佔領臺灣,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標誌著南明最後一個政權的覆滅。)。前後18年間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建立了抵抗滿清的政權。包括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國、紹武政權及永曆政權。1661年(歷十五年),吳三桂率清軍入緬,索求永曆帝,十二月緬甸國王將永曆交於清軍,次年四月永曆帝與其子等被吳三桂處死於昆明。大陸最後一個由明朝宗室建立的政權覆滅,大陸漢人從此被滿清統治。南明政權雖然短暫,但發生的事卻很多,給漢人帶來的災難數不勝數,這注定是一個充滿悲情的時代。

南明悲歌(上)

弘光政權

弘光政權(1644—1645)是南明建立的第一個政權。創建者是第二代福王朱由崧(萬曆皇帝第三子第一代福王朱常洵嫡長子),定都南京。疆域包括長江以南各省份,擁兵數十萬。

崇禎皇帝自縊後,他的三個兒子不是被殺就是失蹤,導致大明沒有法定繼承人。在南方的大臣決定在其他宗室中擁立一位宗親成為下一任皇帝,領導南方軍民重整旗鼓揮師北伐消滅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和對抗此時關外的滿清政權,收復國土重震國威。當時南方倖存的皇室宗親中有三位藩王與崇禎皇帝的血緣最親近,一位是潞王朱常淓(神宗弟弟朱翊鏐之子 ),一位是神宗七子桂王朱常瀛,再一位就是福王朱由崧(神宗第三子朱常洵的嫡長子)。最終在手握兵權的鳳陽總督馬士英和江北四鎮的擁護下朱由崧登上皇帝寶座。應該說此時是南明時期處境最好的時期,雖然北方淪陷但弘光政權仍有南方半壁江山,擁軍數十萬。而且明末戰亂戰爭主要發生在北方,南方並未受到太大影響。李自成雖然在北方建立了大順政權,但此時受到了關外滿清政權的威脅無暇南顧,如果此時弘光政權內部團結,弘光皇帝發奮圖強抓住有利時機揮師北伐,我想收復國土禦敵於外應該不成問題。可事與願違,看似強大有所作為的南明政權卻僅僅堅持一年就覆滅了,弘光皇帝也被滿清俘虜最終遇害,實在令人嘆息。

南明悲歌(上)

弘光政權之所以覆滅的如此之快,我總結了以下原因。1、皇帝昏庸無能貪圖享樂,不思進取。2、武將囂張跋扈只顧一己之私,不聽號令,遇敵不阻樂於內耗,貪生怕死。3、文官樂於黨爭,遇敵無氣節。4、國策失誤。

一個國家的命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領袖的能力,特別是在危難時刻。很明顯弘光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他即位之後不是想著怎麼發奮圖強,團結大臣軍民,重震國威而是想著怎麼貪圖享樂,整天紙醉金迷,不理朝政。重用奸佞疏遠忠臣,導致大權旁落。他上位伊始就在南京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在民間挑選民女充實後宮,生活奢侈。政治上寵信馬士英,阮大鋮等奸佞疏遠史可法等忠臣,聽不進忠言,毫無作為。亂世中這樣的一位皇帝要是能力挽狂瀾解救萬民於水火那也是見鬼了。國家的強盛還得依靠文官武將的緊密配合,然而弘光朝廷的文臣武將們也並未做到這一點。亂世之中最重要的還是軍事,先說說弘光政權依靠的主要軍事力量有武昌的左良玉號稱擁兵80萬(實際上能戰者不過數萬),江北四鎮軍閥,劉良佐,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共計擁兵約12萬,還有南京本部軍馬約10萬。再加上其他各地軍馬數十萬。看兵力人數實在不少,但這麼多士兵卻沒有多少真正願意效忠弘光政權的。各地將領不尊朝廷號令甚至相互攻伐,例如左良玉因為不滿馬士英,阮大鋮掌握朝綱掀起了內戰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率軍順江而下攻打南京,馬士英也不甘示弱命令江北四鎮放棄防務調兵抵抗左良玉,最終左良玉部作戰失利左良玉本人也憂鬱而亡,餘部由其子左夢庚統轄。正在雙方內戰激烈之時,清軍乘虛南下滅明很快攻下了南京,弘光皇帝出逃最後還是被俘。打內戰的幾個軍閥中左夢庚,劉良佐,劉澤清率部降清,高傑被部下所殺餘部降清,黃得功與清交戰力戰而亡。真是可悲身為武將本該保家衛國,可他們打內戰捨得拼命,遇到外敵大多卻選擇投降,真正能為國盡忠者少之又少。當然這些都是軍閥,真正願意為國盡忠的正義之士也還是不少的。例如鎮守揚州的督師史可法和揚州軍民死戰不降,這才有揚州十日的悲劇。還有不滿清軍殘酷統治而奮起反抗的嘉定百姓,這才有嘉定三屠的悲劇。還有許許多多反抗清廷殘酷統治而發生的悲劇,雖然這些反抗最後都失敗了但這些鬥爭卻彰顯了我們漢人不屈服的精神。一個國家的國策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基本發展方向至關重要,弘光政權之所以很快覆滅與其基本國策有著重大關係。當時弘光政權的國策是“聯虜平寇 ”即聯合關外的滿清政權消滅李自成、張獻忠等為首農民政權,這實在是一個大大的失誤。首先在當時滿清屬於異族從一開始就想著是入主中原消滅漢族政權奴役以漢族為首的其他民族,而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政權說白了是屬於漢族政權的內鬥,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一旦遇到外族入侵漢族政權應該放棄先有矛盾聯合起來一致對外。二者當時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在北方與滿清政權交戰失利在很短的時間就丟失了北方大片領土,此時大順政權和弘光政權相對滿權政權都屬於弱勢,當兩個弱者面對一個強者時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弱弱聯合共同對抗強者或許還有贏得機會,一旦弱的一方與強的一方聯合共同對抗另一個弱的一方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兩個弱者都被強者打敗。歷史上這樣的例子非常多,如北宋與金結盟對付遼國最後北宋和遼國都被金國消滅,再如南宋與蒙古結盟對付金國結果南宋和金國都被蒙古消滅。所以說“聯虜平寇 ”的國策實在是一大失誤。

南明悲歌(上)

隆武政權

隆武政權(1645—1646)是南明的第二個政權,其建立者的唐王朱聿鍵(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 唐王 朱桱的八世孫,祖父是唐端王 朱碩熿,父為唐端王之子 朱器墭,母宣 皇后毛氏 。)他於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丁未,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州監國稱帝,並迅速得到各省的承認。定都福京(福建),年號隆武,統治疆域大致包括今天的福建、湖南 、貴州、廣東、廣西、雲南等省份。隆武帝是南明這幾個政權中最有作為和抱負的皇帝,但無奈其是被鄭芝龍擁立的所以從登基時起就被鄭氏集團所控制權利被架空,空有一腔抱負無以施展最終實力太弱寡不敵眾以及鄭芝龍的出賣在與清軍的交戰中被清軍殺害。他的結局實在令人惋惜,看來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個人的能力還得看自己身處的環境如何天意如何。

雖然隆武帝執政生涯短暫,但他還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政治上將弘光朝“聯虜平寇 ”的錯誤國策改為有“御虜“為主,有意聯合其他勢力共同抗清,還消除黨爭、關心百姓;軍事上出師北伐。應該來說隆武帝做的已經不錯了,奈何還是事與願違慘遭失敗。

我覺得隆武政權之所以覆滅的這麼快,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鄭芝龍的背叛。鄭芝龍原是東南沿海的一個大海盜,後來被朝廷招安任命為福建總兵。要說本事鄭芝龍這個人還是有的,在17世紀世界海權勃興的時代與明朝封閉海疆的背景下,他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周旋於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並且在臺灣海峽抗擊及成功擊敗西方海上勢力的第一人。但這個海上霸主最在乎的還是自己個人的利益,對於忠君報國不是太看重不願意為隆武政權盡忠。這點從他擁立唐王朱聿鍵登基後就獨攬朝廷大權,不把隆武帝放在眼裡不尊其號令就可以看出。在清軍逼近福建時他在清廷的威逼利誘下選擇了放棄抵抗投降清朝,但最終也沒有落下好下場因為其子鄭成功堅持抗清的緣故於1661年被清廷處斬。

隆武帝最後的結局太過悽慘,但他表現出了一個皇帝應有的尊嚴。由於清軍大舉南下而隆武政權主要依靠的軍事力量鄭芝龍的軍隊選擇放棄抵抗任由清軍攻城略地,1646年(隆武二年)8月21日,隆武帝逃出延平,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如此危難緊急關頭,酷嗜讀書的隆武帝仍然“載書十車以行”,邊逃邊讀,邊讀邊逃。小路狹隘,書又沉,更拖慢了諸人的逃跑速度。到汀州城外時被清軍追上,他帶著曾皇后和隨駕的周之藩等躲入關帝廟。清兵在門前厲聲呼喝:“誰是隆武?”周之藩捨身想掩護隆武帝脫險挺身呼曰:“吾乃大明皇帝也”,清軍群射之。周之藩拔箭,手殺數十人,最後腦後中箭,墜馬被殺。將軍熊緯督二十餘人格鬥,最後喉嚨中箭而死。清兵也懷疑他不是隆武帝,進廟搜查,只見後門洞開,廟內空無一人,知隆武帝和曾皇后已從後門逃入汀州城內。到汀州時,隆武帝的隨從僅僅五百人而已。隆武帝在汀州剛歇過一口氣,轉天凌晨,清軍前鋒統領努山命令幾百個兵士穿上明軍服裝,打著明軍旗號,直奔城門。汀州守軍以為是敗退下來的明軍,讓清軍進程,清軍一擁而入,俘獲了隆武帝和曾皇后,並將他倆分別押入轎子送往福州。到閩江支流九溪邊停下休息時,曾皇后猛然竄出轎子,哭喊一聲,陛下宜殉國,妾先去了。縱身跳崖身死。朱聿鍵也幾次想自盡,都因清兵的嚴密監守而未成,於是絕食而死在福州囚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