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让中国人对农作物有着深刻的了解。

简单的食材在手里能玩出许多花样,比如本身看起来没什么食欲的大豆,却能做出诱人的豆浆、豆花、豆腐、豆腐皮……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其中的素食之王——豆腐皮儿,更是许多人的心头好,蒸、煮、炒、炸和凉拌没有它撑不住的场。

豆皮易消化吸收,儿童、老人多吃能提高免疫力,孕妇多吃能增加奶水,是老少皆宜的家常美味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但是想要买到好的豆皮并不简单,市场卖的不是品质差碎料多,就是颜色过深泡不透口感韧,毫无上等豆皮的豆香、柔软、滑爽过人,所以选对豆皮也非常重要!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几年前,石屏豆皮因《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全国,堪称“豆皮第一绝”!

真正尝过了石屏豆皮,也许你的诗和远方就是去云南。但豆腐皮也不是稀罕物,为什么石屏的最有名呢?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带不走的石屏专利:豆皮第一绝,用当地井水才可做出

石屏豆皮的制作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据《石屏县志》记载,石屏豆腐皮生产始于明代初期,盛于清代后期,光绪年间,慈禧食后连声称好,遂为贡品。

逢年过节,石屏人就开始制作豆皮。豆皮被当做赠送远方来客的上等食材。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豆皮第一绝,归功于异龙湖水。相传石屏古城建造在一只神龟的背上,龟首靠近异龙湖。

为了防止神龟奔海,石屏人的祖先在古城的东南西北中,各打造了一个口斤,用来钉住神龟。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井水有甜、淡、酸、涩之分,当地人有讲究地把这些水用在做豆腐上。淡水清豆子;甜水用来泡豆子、磨豆浆、制豆腐皮;酸水用来点豆腐。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中国地方其他点豆腐都会添加石膏、卤水,唯有石屏不加。石屏泉水自然含卤,蒸出来的豆腐皮要比传统石膏点浆的豆腐皮味道更细腻、口感更劲道。

厚度是普通豆皮的2、3倍,可以随意折叠而不掉碎渣,凑近一闻还有浓浓的豆香,品质非常高。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水点琼浆天下奇”,没有这泉水,哪怕你全盘照搬石屏豆腐皮的做法,水不同根不同,做出来的豆腐皮自然也差着点意思。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之所以圈住了一群人的胃,是因为27道工序每一步都极其讲究

古人说:

“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每个五更天,刚刚苏醒的古城便升起袅袅炊烟。

选豆▷去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成膜▷揭皮▷晒干▷熬浆▷上浆▷烘烤▷摊凉▷包装。不敢偷工减料,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想要制作完美的豆皮,选材是定江山的第一步。

要选择石屏本地小黄豆来做,个头不大,但是出浆率远超外地的黄豆,磨出来的豆浆细腻柔滑,闻着有浓郁的豆子香。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光有好豆子还行,为让豆腐皮油亮、光滑。老师傅会用手轻轻拿捏一下刚刚磨出的豆浆。太粗就用两道磨制,粗磨和细磨。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磨浆

磨出浆,接下来都是重头戏。用开水把现磨出来的豆浆烫一遍,去除豆腥味儿;接着用大大的棉袋过滤豆渣,留下醇香豆汁。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压制残余豆渣

过滤好的豆汁一瓢一瓢地倒进锅里蒸,豆汁沸腾时,用专用的木刮板快速刮去浮沫;

随时控制火量大概蒸制30分钟到40分钟左右。到豆腐皮结块时,立刻揭起。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明火蒸制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点豆腐,根据每桶豆浆的浓淡,新鲜井水和老井水的调兑比例各不相同,每桶豆浆需要放多少井水做凝固剂也全靠师傅的经验和对形成豆花的观察。

每一步的成功都来自几百年前的经验传承,每一座豆腐工坊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30斤的黄豆,最终也只能做出20斤豆皮。

27道传统老工艺,用明火做出来的豆腐皮比超市里买到的快餐式豆皮,好吃得不止一星半点。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拿在手里,看色泽、闻香味、再尝一尝,吃了它你下顿还想吃。

而普通的豆腐皮制作,图省力省成本易保存,会添加消泡剂、吊白块、硼砂等化学剂,吃不出豆腐皮鲜嫩的口感。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石屏人都说:“吃肉不如吃豆皮”。买回家去,不论是传统的凉拌、煎炒,还是煲汤,

都能将它的营养与鲜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劲道有味,地道醇厚,就等着家人赞厨艺好啦!


跨越400年的地道农家味,连慈禧都给它“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