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事的要诀是什么?是意志力呀!

做成事的要诀是什么?是意志力呀!

华裔女科学家Angela Lee Duckworth在TED的演讲,她因让人了解自律和毅力对学业成绩的重要性而获麦克阿瑟“天才奖”,以下为文字版。

我发现,我最好和最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仅仅是智商。有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智商并非特别得高;有些非常聪明的学生,学业也并非很好。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七年级数学要学的东西确实挺难:比例、小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这些概念并不是不能理解,我也坚信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这些知识,只要他们足够认真、坚持用功。

教了几年以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教育所需要的是一种对学生、对学习更好的理解——从动机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在教育领域,我们最擅长测试的指标是智商,但如果说在学校和生活中的表现好坏,不仅仅取决于你是否能又好又快地学习呢?

于是,我离开了课堂,来到了研究所,成为了一名心理学家。我开始研究儿童与成人处于各种艰巨挑战中的表现。在每次研究中,我关注的是:谁会成功?为什么会成功?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去了西点军校。

我们试着预测哪些学员能通过军事训练,哪些会放弃。我们去看全国拼字比赛,试着预测哪些孩子能在比赛中笑到最后。

我们研究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工作的新教师,预测哪些教师在学年末时还能坚持在岗位上。当然还有,哪些教师教出的学生成绩的提高最为显著?

我们和私人公司合作,预测哪些销售人员能保住工作?谁能赚最多钱?在这些非常不同的背景下,我们发现有一个特质能够很好地预测成功。它不是社交能力,不是美丽的外貌,不是健康的身体,也不是智商,而是意志力。

意志力是面对长远目标时的热情和毅力;意志力是有耐力的表现;意志力是日复一日依然对未来坚信不已,不只是这周、不只是这个月,而是年复一年,用心、努力工作,来实现所坚信的那个未来;意志力是将生活看作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几年前,我在芝加哥公立学校开始研究意志力。我请数以千计的高中生填写关于意志力的问卷,然后等了大约一年多,看看谁会毕业。结果发现,

意志力越坚定的孩子,毕业的可能性明显越高,其他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都被考虑并排除了,比如家庭收入、标准化测验的分数,甚至孩子们在学校时的安全感。

所以意志力并不只是在西点军校或全国拼字比赛中非常重要,在学校,尤其是对有辍学危险的孩子来说,意志力同样重要。关于意志力,最令我吃惊的事情是我们以及科学界对于如何锻炼意志力知之甚少。每天,家长和老师都会问我,“如何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我怎么教会孩子坚实的职业道德?怎样才能让他们有长远的动力?”最诚实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我所知道的是,有才华不意味着就有意志力。我们的资料非常清楚地揭示,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并不能坚持到底、实现承诺。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发现,意志力通常与才华无关,有时甚至成反比。

关于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到目前为止我听过的最好的方法叫做“成长型思维模式”理论,这是史丹福大学的CarolDweck的研究成果。

这个理论相信,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由于你的努力发生变化。Dweck博士已证明,当孩子们阅读和学习大脑的相关知识,以及了解到大脑在面对挑战时会怎样变化和成长时,他们更有可能在失败时继续坚持,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永远会失败。

关于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到目前为止,我听过的最好的方法叫做“成长型思维模式”理论。这是史丹福大学的Carol Dweck 的研究成果。这个理论相信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由于你的努力发生变化。Dweck博士已证明,当孩子们阅读和学习大脑的相关知识以及大脑在面对挑战时会怎样变化和成长时,他们更有可能在失败时继续坚持, 因为他们不相信他们永远会失败。

所以,成长型思维模式是一种锻炼意志力的好方法。但我们还需要更多这样的理念。而今天我的演讲就到此为止, 因为这就是我们当下的认知。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我们需要拿出我们最好的想法、最强的直觉对他们进行检验。我们需要衡量我们是否取得了成功,我们必须愿意失败、愿意犯错、愿意吸取教训并从头开始。

换句话说,在加强我们孩子意志力这件事上, 我们自己也要有不懈的意志。

除了"成长型思维模式",你还可以尝试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给自己机会面对挑战

体验冒险和障碍,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去挑战一件很难的事,最好是一件有严格纪律和规则、需要长期练习的事。比如钢琴、芭蕾。做得怎样并不重要,尽可能去努力才是重点。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很焦虑,但是当你克服障碍时,就会找到坚持下去的动力。

2.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放弃

许多人认为,我们擅长什么或不擅长什么,皆是因天赋所致。如果你秉持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养成轻易放弃的习惯。不要在感觉糟糕的时刻结束,在遭遇挫折的那一刻就放弃,可能意味着你将错过成功的时刻。我坚持要求我的两个女儿每做一件事都要坚持到底,这样的锻炼使她们认识到,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不适感和障碍,这是很自然的事。

3.适时必需的推动

这一条是写给老师和父母的,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完全自动自发的。当他遇到问题时,要适时地推动他:制定时间表,然后鼓励他坚持,反复练习。虽然他可能会抱怨,但这样做的确有助于让他知道你的期望,帮助他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