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排斥只會表演的“教育家”

我們是否存在對“公平”的片面理解

目前,我們直接看到的現象是學生負擔過重,許多中小學學生陷於無窮盡的題海與冰冷的考試之中。但更深層的問題絕對是我們辦學模式的單一化。課程設置的統一化使得學習缺乏選擇,辦學評估的標準化使得學校沒有個性,學生升學評價的簡單化使得“以分取人,分分計較”的現象變得非常普遍。最後,學生學習沒有選擇,一部分學生苦不堪言,一部分學生沒有得到更合適的培養。

現在的問題是,許多學生面對統一的課程,統一的高考,學習生活苦不堪言,但學校確有一些天資聰穎、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受制於統一的課堂教學,尚沒有得到足夠的培養。他們完全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有能力挑戰更深刻的課程,甚至進入科學研究。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建立“豐富課程”,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學習選擇,讓每個孩子都感到滿意、滿足。

我們如果要切實地改變中國的教育現狀,要改變“千校一面”的現狀,教育必須多樣化。可以借鑑的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是四個經濟特區起了實驗、示範,現在設立上海自貿區,肯定也是一種新的探索,

所以,強調教育“公平”,決不能異化為“一刀切”,推動高中多樣化,要允許“特區”存在,允許自主“實驗”,並要寬容實驗成敗。

教育要排斥只會表演的“教育家”

教育,究竟需要創新,還是迴歸?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30多年了,在重點中學校長崗位上也近20年。長期的教育和管理實踐,使我深悟,教育是一種“慢”的事業,校長應該是一種“靜”的職業。

大約有這樣兩個問題教育界是必須認真考慮的:其一是教育要排斥排浪式改革(北京市原教委主任陶西平語)。夏丏尊先生曾有這樣一段告誡:“學校教育如果單從外形的制度與方法上走馬燈似的變更迎合,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於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我們必須認識到,教育,不是為了落實這個“思想”,不是為了展示那個“樣本”,教育是為了每天面對的孩子,為了他們今天的健康成長和明天的幸福生活及以後擔當社會的責任。

沒有創新,社會就沒有進步。但何為創新,如何創新,這就有一個方向的問題了。值得警覺的是,倘若教育創新只是產生了許多大而又大,泛泛而談的“理念”,把名詞當作了思想,而沒有真實的行為,它就變成了“忽悠”,倘若“創新”只出現在領導視察、評估驗收時,這種“創新”就成為了表演。

我們更需要認識到,當這類“創新”成為一些校長的思維習慣和“學校發展”的技巧時,它的危害是嚴重和深遠的。我們已經清晰看到,在某些學校,有了課題“寫作”的槍手,有了“課程演出”的團隊。當我們深度走進這些學校,當我們與師生交流,我們常會悚然,校園這片聖地,竟也滋長了“專業作秀”,甚至存在了專業的“忽悠”,這樣的“創新”,應該予以當頭棒喝。

其二是教育要排斥只會表演的“教育家”。如果我們認同教育是農業,那校長就應該有農夫對待莊稼的愛心,有勤奮耕耘的品性,有等待作物豐收的耐心。校長的人應該在學校,校長的心應該在孩子的發展上,校長應該說校長專業的話。

走訪有的學校,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標語,經常看到校長陪同領導視察的照片,看到“再創新高”的捷報,看到“國家級……”的牌子,看到“國內最大”“省內第一”等宣傳。

我們聆聽一些校長演講,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口號或名言誦讀。不知何時起,有的校長已陷入了這種極度功利的浮躁中,他們不再相信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不再相信學校的發展一定需要時間的積累,在學校發展中,有的校長喜歡用“生長素”“膨大劑”。他們熱衷的是“打造”“包裝”,於是,背誦幾段名言,就謂之“教育思想”,舶來一些異域行為,就謂之“教育創新”,建造一兩個特色教室,就謂之“品牌課程”,學校的優質發展,真的靠這樣推動嗎?教育真的就這麼簡單?

更值得警覺的是,作為校長,一旦走入了價值追求偏離,思維浮躁、個人狂傲的境地,他一定一葉遮目,不再平和,甚至自鳴為“教育家”,他的眼睛不再關注學生,他的心已不屬於校園,他的行為已遠離真正的教育實踐,當他在敘事的時候,他講的“故事”,在校園內其實並不存在。誠然,這不失為一種“造勢文化”,然而,當它一旦成為學校工作的亮點追求或者演變成了一種風氣,那必將促使“浮華”之氣的滋生,這種導向是危險的。

優質學校應該有優質學校的品性,優質學校應該堅決拒絕這樣的“創新”行為:把名詞當思想,用概念忽悠百姓,用展示代替常態。優質學校的校長身上應該少一點戾氣,多一點書生氣。真正的校長,更應該像農夫那樣樸實、勤奮,像蘇霍姆林斯基那樣,在巴甫雷什中學52年耕耘,才會有真正的思想。我多次在校長論壇上大聲疾呼,大道至簡,教育絕不是為了成為“樣本”,教育,一定要走出“虛概念”。

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其實更應該回歸:即回到學校本來的面貌,回到教育的本質——立足於尊重學生的個性,立足於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立足於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我們應該堅定地相信,

教育改革應該尊重人的發展、尊重教育自身發展兩個基本規律。

教育要排斥只會表演的“教育家”

素質教育,應該有內涵性追求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們開始有了“素質教育”的概念和探索性行為。反省“素質教育”的追求過程,我們大約經歷了“活動性探索”,比如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規範優化,比如作息時間、每週課時等;課程改革,就是開設選修課、開發校本課程等多個階段,應該說,幾十年過去,學校的硬件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教育的核心內容尚未有革命性的變革。

教育形態的瓶頸所在——升學制度也不斷地在改革,高考制度曾幾年幾變,但我們痛苦地看到課堂教學“濤聲依舊”,教育生態未有顯性優化,原因何在?冷靜反省,某些改革總是以應試的思想在推進素質教育,比如體育中考、藝術考級等,某些探索用技術的方式迴避了實質的改革,所以有了“考幾門,每門多少分”這樣的改革。

冷靜下來,大約有這樣幾個問題我們必須深刻認識並實踐的:

其一應該堅持健康為本的教育原則。很久以前,我們曾被視為“東亞病夫”,今天的教育,學校的資金投向何處?健康第一,應該成為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學校裡應該多一點運動場地,多一點運動課程,多一點運動競賽,有了運動場地與豐富的運動項目,孩子們才會擁有強健的體魄。

其二是應該建立不同學段的學習文化。幼兒園,應該保衛孩子的童心、童趣,突出兩個關鍵詞“生長的歡樂”“興趣的成長”,簡言之,“讓兒童盡情地玩”。“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是最糟糕的,這句話把中國的兒童生活引入了災難,使中國的很多媽媽“瘋了”,小學、初中,應該千方百計優化孩子們的習慣、性格,高中應該倡導“勤奮”“個性”,應該遵循人一生的“核心素養”(價值觀、夢想、領域興趣、性格、毅力等),大學應該強調“學術興趣”,強調“專業學習”。

其三是高度關注學校德育的真實性、有效性。我們需要的是德育的形式還是需要德育的教育力量?這似乎又是一個簡單的提問,但這是一個決定選擇真實還是形式的重要話題。

一個人的素質就像冰山一樣,人們容易看到的是浮在水面上的,如他的學歷、文憑、專業、知識,但是真正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因素其實是隱伏於水面下的冰山的主體部分,也就是所謂的“核心素質”。“核心素質”的培養需要家長、學校潛下心來,潛移默化地予以引導、薰陶、養育。

今天的素質教育,應該有一種高度,即著力培植孩子們血液中的“核心素質”。我更這樣認為,可以用考試或考級來證明“優秀”的,或每有來訪,用作展示的一定是知識或技能性素質,而真正的核心素質往往是不可考試,不可測量,不能量化的東西。

其四是高度關注常態課堂教學,讓孩子們在課堂中成長。我曾這樣寫道:當我們走進常態課堂,當我們用心去欣賞和觀察課堂,我們會發現,課堂絕對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寶庫。

一張講桌,幾排桌椅,不管配備了粉筆還是電腦,教室而已。一個教師,一群學生,老師滔滔不絕,侃侃而談,臺下面無表情,默默無聲,說教而已。今天的課堂,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理念:改革開放的第一步,就是把土地還給農民,新課程的實驗,“師本課堂”應該走向“生本課堂”,把課堂還給學生,就是應該儘可能多地在課堂教學中聽到孩子們的聲音,在課堂裡應該產生孩子們的思想,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生成許多許多“十萬個為什麼?”

我堅信:真正的素質教育其實是一種很樸素的追求,也就是清晰每一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奠定一種語言與行為的習慣、懂得尊重他人與恪守公民應該遵循的社會秩序、具有創新與創業的意識和能力等。

教育要排斥只會表演的“教育家”

孩子們錯了,還是我們錯了?

有位學者曾這樣說,每個孩子生下來本是一塊好鋼,但被家長煉成了一塊鐵,但一些家長還在“恨鐵不成鋼”。這樣的批評或許偏激,但確實是一句警語。

今天,所有的家長都認識到了,孩子的負擔過重,但仍有許多家長在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地加重孩子們的負擔。今天,所有的家長都已認同素質教育,但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究竟是什麼?仍有許多家長未有足夠的認識:我們看到許多家長極為重視孩子的音樂、美術、舞蹈、寫作、奧數等等技能或知識的培訓,於是,好多孩子有了很多的等級證書,但孩子們的善良、獨立、自主、規則意識、責任心等核心素質似乎並沒有相應的提升。

孩子的發展本是需要寧靜致遠的,但很多家長卻在“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鼓譟中失去了教育的理性與耐心,一些家長模糊了“起點”與“終點”的區別,用“百米衝刺”的方法讓稚嫩的幼童衝刺在馬拉松長跑的路上。愛孩子是血緣的天性,但如果模糊了“關愛”與“溺愛”的界線,忽略了“養育”與“教育”的差異,那種下的豆子,決不會長出西瓜,甚至,播下的是希望,收穫的卻是苦果……

為什麼有的孩子不想學習?我的回答是,並不是孩子們不想學習,而是我們過早、過多、過重地給予了孩子們學習的功利目標,試想,孩子們頭頂著巨大的“磨盤”能長久前行嗎?為什麼有的孩子有才無德?

並不是孩子們天生無德,而是在孩子的成長中,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過多地關注了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培養,而大大疏忽了不可量化,不可考試,但潛伏在人的內心的“核心素養”的培育。

為什麼有的孩子如此任性?並不是孩子們天生任性,而是生活中,父母、長輩給予了太多的寵愛,而沒有及時予以教育的關愛,父母們給予了太多的掌聲,而沒有及時地予以與掌聲同樣重要的校正與引導。

為什麼有的孩子不能經受挫折?因為在生活中,有的家長沒有分清養育和教育的界線。好多孩子已遠離了真正的生活,缺乏了自然成長的感悟,缺乏了體驗性的歷練,孩子們不知道什麼叫幸福,所以也不懂得如何去追求幸福。

為什麼兩代人之間會相互埋怨?並不都是孩子們的錯,而是好多家長、老師沒有記住,教育有一種基本形式,叫陪伴,好多家長因為功利的忙碌,以物質的給予替代了情感的交融;是因為好多家長們不喜歡,也不善於蹲下身子,更缺乏耐心傾聽孩子們心中成長的苦惱,好多家長沒有認識,每個孩子都是有情感的生命靈物。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時段會有不同的困惑,在孩子的內心,常會有孩子的思想,面對這些困惑與思想,父母敏感了嗎?我們應該常常反省,孩子願意與你交流嗎?我們認真傾聽了嗎?我們予以及時的疏導與指導了嗎?中國父母詢問孩子頻率最高的幾個問題是:“作業做完了嗎?這次考試成績如何?在班級什麼名次?”時間長了,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必然會變得乏味。為什麼好多中國孩子感覺,和父母在一起並不快樂,這種乏味的、極功利的話題是重要原因。

我一定要提醒的是,今天的家長,不重視孩子教育的已很少很少,但倘若家庭教育的方向不對,那父母用力越大,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就可能越多,倘若教育的方法不對,則孩子的成長會多走很多很多的彎路,甚至會造就一個一個怪異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