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茶、臺地茶、喬木茶的基本概念

現在一進茶城,“古樹喬木普洱茶”總是連在一起說,似乎不這樣不足以表達茶品的珍惜難得,但說到臺地茶,便會一臉不屑。以“喬木”來強調古樹茶,似乎臺地茶便走向了“喬木”的反面——“灌木”。在普洱茶界裡,這樣的誤讀還不在少數,為了從根上釐清,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三個概念吧。

古樹茶、臺地茶、喬木茶的基本概念

古樹茶,就是生長百年以上的實生苗發育出的茶樹,它只是表達了一個茶樹存活的年齡,與茶樹的種性、生長地、特徵等等無關,重點在存活時間上。

古樹茶、臺地茶、喬木茶的基本概念

臺地茶,這裡的臺地指的是種植方式,通常指那些運用現代茶葉種植技術,新種植的密植高產的現代茶園產出的茶葉,它們通常樹齡較短,品種較新,由於密植和過多的人工增產干預,茶葉產量很大,建國後迅速發展起來。該類茶園的基本特點是“集中連片、高產”,伴隨的是“噴藥施肥、中耕修剪”。該類茶人工栽培後一直處於相對比較好的管理之中,如修剪、施肥、打藥等措施是臺地茶管理過程中的基本措施。所以臺地茶也可以說是人工養殖茶。

喬木,是從分枝屬性上定義的名稱,喬木本義是指樹身高大的樹木,由根部發生獨立的主幹,樹幹和樹冠有明顯區分,主幹離地面30公分以上才發生分枝現象的均可稱其喬木。

雲南絕大部分茶區的茶種,無論是古樹茶還是臺地茶,其種性都是喬木型的大葉種茶樹,只是臺地茶經過人工種植和修剪,強度採摘,改變了茶樹自身的生育條件,但茶樹的種性,並沒有因此而改變,當解除各種“限制”和“刺激”後,這些樹型低矮的茶樹,就會長高、長大,而恢復它“喬木”的本來面目。

所以,稱古樹普洱茶為“喬木茶”也並無差錯,只是如果為了強調古樹茶的價值而貶斥臺地茶,誤導消費者將雲南大葉種的臺地茶認為是“灌木茶”就有失公允了。再好的茶樹鮮葉,加工出問題,即使血統再優秀,也只是讓人惋惜而已。

古樹茶、臺地茶、喬木茶的基本概念

目前,市場上古樹茶重視“純料”,臺地茶重視“拼配”,二者各有利弊。古樹純料茶悠久的樹齡、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臺地茶無可比擬的,古樹茶滋味更加厚重、更有獨特的韻味和風格,但在採摘難度和成本方面更高;臺地茶密植、高產,適於大批量生產,通過高超的拼配技術,可以拼出層次豐富、口感一致的普洱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