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談茶第114期:如何從茶餅外形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圖文

上期給大家講了春茶及夏茶的特徵,今天就接著和各位聊聊秋茶的特徵。這裡得補充一下,上期講夏茶時的一個時間概念,我們通常將5月中旬至8月出廠的茶稱之為夏茶。那麼問題來了,4月中旬至5月中旬之間產的茶叫什麼呢?通常將這一段時間出產的茶稱之為二春茶或春尾茶。這一個月出產的茶量不大,品質和頭春茶相比會稍有差距,但比雨水大量下地後的夏茶要好很多,它的特徵介於頭春茶和夏茶之間。

秋 茶


老徐談茶第114期:如何從茶餅外形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圖文

一般而言,我們會把每年九月初一直到十月底,這段時間出產的茶稱之為秋茶,通常這是一年之中最後的一撥茶,對於臺地茶而言就是在修剪之前採的最後一撥茶,對於古樹茶而言是不會修剪的,也是最後去採的這一撥茶,它的產量是一年三季茶當中最少的。秋茶的外形特徵是顏色偏黃,茶芽的數量相比夏茶而言稍多一點,芽頭偏小,但相比夏茶會粗壯一些,對夾葉也會少一些。茶梗也長,但比較硬,黃片佔的比例比較高。秋茶的葉片同樣是比較薄的,但葉脈會比較硬,這一點通過觀察茶葉的葉底能感覺出來,這是它的外部特徵。

老徐談茶第114期:如何從茶餅外形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圖文

秋茶茶湯入口後,香氣不錯,雖沒有春茶時的那種複合味型,但香確實比較的高昂,有的甚至比春茶還要濃。茶味的飽滿度會稍稍的弱一些,湯的質感也會差一點,但苦澀味相比夏茶淡許多,層次感也要豐富。湯色通常偏黃一些也會有些混濁,這是秋茶的一個口感特徵。

餅茶外形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

講了春茶、夏茶、秋茶的散茶特徵,它們壓制成型放置一段時間後又會有什麼特徵呢?尤其是在不能親口品嚐時,僅從外形上看又如何區分呢?對於這兩點,只能和大家說個大概的情況。

老徐談茶第114期:如何從茶餅外形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圖文

壓制成型後的春茶,芽頭佔比較多,新茶的顏色通常呈灰褐色還稍微偏綠,放置一段時間,青味退掉以後,顏色會更偏褐色一些,但它不發黑,茶梗比較少。從茶的表面上可以清楚的看出來,並且它的條索比較緊結看上去不鬆散,看起來更壯實一些,這是因為春茶更容易揉捻成條,夏秋茶不易成條比較鬆散,春茶的葉片還會厚一點點。

老徐談茶第114期:如何從茶餅外形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圖文

夏茶壓制成型後,顏色比較深一,般呈黑褐色,放置一段時間後顏色會更偏黑一些。表面上看茶梗偏多而且比較細長,芽頭含量很少,有的甚至難於看到芽頭。條索看起來比較的寬且薄,飽滿度不好,壓制時多半會壓得很緊。如果用石磨來壓制,它又會比較的鬆散,放置一段時間之後,邊沿部分極易散開。

老徐談茶第114期:如何從茶餅外形區分春茶、夏茶和秋茶——圖文

秋茶壓制成型後,顏色通常稍偏黃一些,不似夏茶那般黑,多多少少會夾雜有一點黃片,這個從茶上可以看得出來。芽頭會稍多一些,但比較短、細。通常它也有明顯的茶梗可以看得出來,只是茶梗的長度沒有那麼誇張,比夏茶的會短一些量也會稍稍的少一點。幹茶聞起來明顯的比夏茶香很多。

上面講的這些壓制成型後的辨別方法只是一個粗略的經驗,需要在實踐中多接觸才能掌握,並且也不是百分之百準確。想要準確鑑別一個茶的季節特徵還是要開湯喝才能基本有靠譜的結論。給大家講的只是在沒辦法喝到茶的時候,一個粗略篩選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