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名山拼配茶真的就是假茶呢?這個答案我是這麼看的!

很多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拼配茶屬於假茶嗎?當然他說的這個拼配茶後面還有描述,就是寫著是某個山寨的古樹茶,實際卻是拼配茶,這樣的茶屬於假茶嗎?(這裡提出的假是指虛假宣傳的假,而不是假冒偽劣的假)

這樣一個問題就難倒我了,假茶好像又說不上,但是有些名山茶有些又不是純料茶,的確是拼配料,只能說聲具體情況具有分析吧。(純料的概念就說個廣義上的純, 今天不深究)

普洱名山拼配茶真的就是假茶呢?這個答案我是這麼看的!

一、同一個山頭同季節同等樹齡的名山純料茶,這個肯定是沒有疑問的,而且我不客氣說句,如果是產地真的,這種茶在名山茶裡面是容易的。因為純料比起拼配容易得多,茶農、小廠都可以自己操作,基本當季採完後就直接可以加工壓餅了,不用操心那麼大,而且也能很容易表現出山頭茶的特色,這個對茶客吸引力也較大。

二、同一山頭但樹齡不同的拼配茶(也就是常說的古樹拼配茶),這個很多都涉及都虛假宣傳或隱瞞拼配的事實,因為現在大家都知道雲南茶山上古樹就那麼多,你賣他也賣,那古樹根本不夠量怎麼辦,只能美曰其名拼配唄,我茶裡面的確是有古樹,這點是真的,但一餅茶那麼多,含量是多少我就不說了。而且也有是為了降低古樹茶成本和日後可持續發展,儘量把同一茶區不同樹齡的茶不同季節茶進行混合拼配,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口味,來降低古樹茶的影響,不然古樹一斷供、又不是自己茶園的這個系列就玩完了。一般很多價格較低的古樹茶都是這來的(就是不說自己是拼配)。

普洱名山拼配茶真的就是假茶呢?這個答案我是這麼看的!

三、不同山頭的拼配茶,這個一般用於比較大的茶區,好像什麼布朗山之類的,基本都是多個山頭茶的拼配,這些基本是真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發揮拼配茶優勢,把一個茶區不同山頭的茶,不同季節的茶,甚至樹齡不一的茶進行組合,以揚長避短、顯優隱次、高低平衡這個原則進行拼配,配方較穩定,成本也可控,茶葉也多元變化,但是技術要求高,對拼配師要和茶廠實力要求也較高,一般是實力廠家的選擇。

四、選用的相似產區的茶掛名山之名,這裡說的假茶似乎只有這個能稱得上(直接掛個古樹名號實際上是臺地之類就不多說,不在本期話題之內)。類似班章與班盆,昔歸和娜罕等等,位置相差不遠, 口感類似,很多人都喝不出,價格卻相差甚大,拿這些茶然後掛回名山的名號,這樣的茶不管是純料還是拼配好像都很難說得上是真,畢竟要是真的,你掛人家山頭名號幹啥。

普洱名山拼配茶真的就是假茶呢?這個答案我是這麼看的!

所以真假其實是無關拼配不拼配的事,只是名字和原來對不對得上而已。這個疑問還是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