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校友作为学校的一张张名片,是母校的宝贵财富。近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据第三方对国家科技奖获奖的通用项目(自然科学奖38项、技术发明奖49项和科技进步奖137项)第一完成人毕业高校的统计结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黄丽丽、许为钢、徐明岗、李立会、张德权、徐世烺、高俊平7位校友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4,农林高校第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黄丽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留学德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植物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获奖项目:"苹果树腐烂病致灾机理及其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许为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982年9月-1985年9月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生。

获奖项目:"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徐明岗:博士,研究员。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1984年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于陕西省农科院土肥所工作,1994年于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获奖项目:"我国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李立会: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质资源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专家,并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199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8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获奖项目:"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新种质创制"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张德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食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994.9-1997.6在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获奖项目:"羊肉梯次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徐世烺:博士,浙江大学高性能建筑结构与材料研究所所长,1974.10-1977.08在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系就读本科。

获奖项目:"重大工程结构安全服役的高韧性纤维混凝土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高俊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82.09-1985.07在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读硕士;1985-08/1987-09: 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助教。

获奖项目:"月季等主要切花高质高效栽培与运销保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位校友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列全国第4

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着"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先后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16万余名,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其中有19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欢迎各位学子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相关资讯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