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票补限制高片酬影片复映新规出台对影院来说是寒冬还是暖春

2018年政府相继出台“取消票补”、“限制高片酬”、“影片复映新规”一系列相关政策,有些人提出疑问2018年影视行业的“寒冬”要来了,影院究竟何去何从?

取消票补实际上是防止票房注水,将影院重点转移到上座率上来,将主动权交到观众手里;限制高片酬是为了增加制作的成本,精耕细作,打造优质影片;影片复映新规提高了新影片播出的机会,鼓励生产更多的新影片。这些规定无疑是为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影视行业健康发展了,影院才能在内容致胜的时代分得一杯羹,单靠内容质量远远不够,还要深究设施和团队。

当然啦,影院的人分为观众和工作人员前面的文章已经为大家提到了如何建立会员机制。

影院提高业绩的下一个春天:建立会员机制,培养超级会员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解的是如何建立优秀的运营团队,也就是建立标准化体系

影院的规模越大,对管理的要求会越高。如果还是单店经营的方式,超过100家就已经很难控制了。有业内人士称,运营300家以上的影院集团,它的总部管理水平必须很高,才能控制得了这么多的影院,并且仍能保持一个很高效的管理。同理,如果管理体系没有搭建起来,会导致影院规模越大,管理效率就越低,盈利水平就越低,到最后就管控不了,以“变现”来收场。

取消票补限制高片酬影片复映新规出台对影院来说是寒冬还是暖春

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了一场大浪淘沙之后,中国影院行业的竞争正在逐步由规模竞争转变为效益竞争。业内人士认为,依靠庞大的银幕数和座位数虽然在短期内有可能取得较高票房,但是长此以往一定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影院行业想要真正做大做强,其经营策略一定要有差异。从整个运营方面去改善,通过有效控制成本的办法,提高影院的标准化运营能力,扩大除票房以外的收入。

今天就和大家从设施和团队一起了解如何打造影院的标准化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活动规则,制定、发布、实施标准化的过程,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以获得顾客最大的满意。

设施标准化

设施标准化是在影院建立的时候就应该做好的,防火设备的标准化建设,卫生设备建设,柜台业务的标准化,最重要的是影厅的标准化建设,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池座第一排观众地面至设计视点的高差不应小于1.50m及不大于2.50m。影厅设施标准必须按照《电影院规范》建立

一方面可以保障观众的观影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影院的收益。

取消票补限制高片酬影片复映新规出台对影院来说是寒冬还是暖春

在“硬件”做到标准化建设的同时也要根据观众的特点在“软件”方面做到差异化,形成自身影院的特色。

团队标准化

在影院同质化的今天,观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各大院线激烈的竞争,都倒逼着影院不断成长和进步,作为用户体验环节,影院服务的好坏已然成为各院线抢占市场的重要竞争力。为了不断提升服务满意度,注重客户体验及感受,需要全面搭建标准化作业体系,通过制定系统的标准化服务流程,高效助力渠道业务能力提升,将标准化服务推向观众。

1

-THE FIRST-

梳理服务流程,分解服务环节,拒绝假大空

将标准化内容细化实行量化操作,具有切实的可执行性,拒绝形式主义,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深入“一线”反复和员工进行沟通,梳理服务流程,分解服务环节对不同的项目制定不同的标准。影院各部门负责人也要定期组织会议,及时了解部门的动态,一边做出应对措施。

正如北京冠宇影管CEO金波所说,影院的市场部、运营部、财务部和技术部各司其职针对不同的部门职责制定不同的标准。

取消票补限制高片酬影片复映新规出台对影院来说是寒冬还是暖春

2

-THE SECOND-

制定多样形式,助力标准化实施

现在标准化体系实施的时无外乎是书面和开会,形式单调乏味这就要求主管部门在发布标准化体系时需要多方联动,比如讲公司的规章制度制作成动画或是小影片的形式,将举一些常见的错误案例,让观众和工作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影院的服务体系。

取消票补限制高片酬影片复映新规出台对影院来说是寒冬还是暖春

3

-THE THIRD-

制定考核标准,推动标准化传播

“民不患寡患不公”在制定一些列标准化体系之后便是最难最重要的环节,蔡婷老师曾提出内外考核的概念,影城管理的考核分为外部考核+内部考核。顾客体验以及内部运营体系都属于考核的范围,同时神秘访客、调查问卷也纳入考核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