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缺口待回补,A股布局还是打秋风?

大盘缺口待回补,A股布局还是打秋风?

在A股混口饭,真比和三国的谋士打交道还难...

周三的冲高回落让市场再次陷入尴尬的包围圈,毕竟自上周五的探底回升屈指算来也才四天时间,大盘就开始鸣金收兵,实在是对不起央妈下血本降准的良苦用心。只不过这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的意淫,错误解读了利好消息的真正目的。近几日多次和伙伴们聊到,年前所有的利好只有一个目的“稳盘面”,所以我们在对第一季度的反弹抱有很大期待的前提下对年前行情的定位只是低位区间震荡。

从本周前几天大盘的表现来看,沪指昨日的高点尚且不到2600第一道强档压力,两市各大指数却过激反应亮出了“天线宝宝”的阵仗。在此压制下,今天沪、深、创三大指数尽数飘绿,虽然跌幅并不深,但气氛还是比较紧张。尤其是尾盘的那波下杀,可以说已经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阴影。很显然今日的窄幅整理并未消除指数向下回补缺口的压力,只是这种可上可下模棱两可间的短线最难应付。

市场最大的软肋仍是没有一呼百应的主线,即便是近期炒作最多的5G概念,所能影响的范围也仅限于通信和科技小板儿之间,领域之外没有题材愿意买账;新晋明星“新基建”卖尽风骚也吸引不到太多的焦点。这种现象导致每天强弱板块轮动过快,大大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即便是嗅觉灵敏的游资,一旦跟不上速度也要割点儿肉离场。另外比较尴尬的问题仍在量能方面,很明显这几日的反弹只是存量资金在玩儿倒手博弈,就这么点儿钱,今天东家明天西家的来回窜。所以,对散户来讲稳健的策略仍是采取避实就虚的态度,继续低吸,守株待兔,做低位区间。

大盘缺口待回补,A股布局还是打秋风?

不过在指数受阻之后,很多伙伴会和前几天盼着大涨冲2800一样,重新开始担忧年前是否还有新低。关于这个话题,我觉得不应该是关注的重点。前两天已经谈到过,为了迎接春季的政策福利,年前A股有诸多面子工程因素,即便低点被击破也会形成新的反转。上周指数破低之后券商带领大金融护盘的动作已经体现了这一点,因此现在的风险在于你对行情的定位而非系统层面。只要不臆想大涨而去追高,低吸成功的机会在80%以上。其实若这几日能来一次大面积的跌停事件,情况可能会更好。因为现在对很多个股而言,虽然价格很低,但脚下都是沼泽淤泥。除非大盘放量大涨送来一个跳板或者市场继续超跌一脚踩到下方的石头地,否则始终在这里不上不下的盘着,很难挑起资金的参与情绪。

目前沪指的两档支撑2500附近和2440-2460区间,若将两者分配角色,2500附近是资金参与意愿的防线;而2440-2460区域则是组织保卫战的关键地方。今天再次杀尾,周五有动能测试第一档支撑。权重板块仍会保持分化而行的特点,而近期保护大盘的任务大多数时间都是身处寒冬的券商在承担。这两日市场整体的低迷也是因其冲高回落后承压,因而明天仍要重点留意大金融的动向,关键时刻扛旗的任务仍然在他们身上。

大盘缺口待回补,A股布局还是打秋风?

总结,指数缩量震荡,周五继续回撤的旋律很高,但不用担忧大的风险。短线赚钱效应较低,保持低位区间思路,操作上坚持低吸守票策略,波段布局结合打秋风。

文中板块、个股均为技术分析,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